2018年12月30日
首页
第01版:

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大赛

本报记者 刘利民

精彩亮丽的“教育风景”

10月17日,2018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市直机关微党课大赛决赛,在济宁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

决赛场面,庄重热烈;演讲内容,生动感人;参赛选手,表现优异;决赛过程,精彩纷呈。15名参加决赛的党员选手,皆来自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现场角逐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组织奖15个。市纪委监察委、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的有关领导,来自市直部门单位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代表230余人参加。

这样的场景,也使人难忘,更让人感动。

一等奖获得者,市委办公室的康森林、济宁干部德政教育学院梁桂雪;二等奖获得者,市纪委监察委顾冉冉;三等奖获得者,市农业局的吕晓彤、市委宣传部的姚旺……这些来自基层的年轻人,以其特有的青春朝气,展现出普通党员的美丽风采。他们个个出手不凡,人人口若悬河,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放管服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工作,联系各自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了精彩讲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既风格突出、又形式新颖,生动展现了市直机关党员的精神风貌、理论素养和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也充分彰显了广大党员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政治素养。

初赛,复赛,决赛,逢赛“过关斩将”;自讲,试讲,大讲,每讲“凯歌高奏”。一场场活动,都是一堂堂生动的党课;一项项赛事,皆为一次次生动的教育。讲课人当会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全力演绎;听课人自然身临其中、深受感染,收获良多。

满满的正念、正见、正思维、正能量,感染着现场观众,也感染着现场的评委。这哪里只是15课微型党课?这分明是15场心灵的激荡,15场情感的冲击,15场思想的盛宴,15场正气的升腾,每一位前来的听众,自然会在这个过程中,畅洗了一场灵魂之“澡”,大补了一次精神之“钙”。

应运而生的“高效课堂”

世界上任何一处美景的出现,都有其适宜的生长环境。

济宁“微党课”,在孔孟之乡这片文化沃土孕育,在新时代阳光照耀下破土,在市直机关这个平台上萌生,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心灵中成长。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新节点上,如何让党员教育,形式更新颖,操作更灵活,范围更广泛,让“两学一做”,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重大学习活动,产生更加积极的意义,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员教育文化,成为市直机关工委深入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在市直机关广泛深入地开展“微党课”轮讲活动,便形成了工委领导们的共识。

这是形势任务的需要。《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指出:及时总结推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指出:要创新方式讲党课,鼓励和指导普通党员联系实际讲党课。

这是思想建设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员思想上的钙,思想政治建设主要是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党课教育是党组织用授课方式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纯洁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这是教育创新的需要。“传统党课”往往“满堂灌”,老师多是领导、专家或学者,学员则被动接受,这样的形式,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未必好。“微党课”则让普通党员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利于增强主动,提升效果。

这是推进学习的需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号召“全党来一个大学习”。

于是,开展“微党课”轮讲活动,作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激发党员自我教育意识,拓展党员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有效途径,被确立为今年市直机关工委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为了确保“微党课”的效果,市直机关工委认真布置、详尽计划。

时间安排,强调精短。讲课教案控制在2000字左右,讲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课堂形式,丰富灵活。讲课形式可以根据讲课者的学识见解、爱好特长等量身而定,既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可以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讲明道理。通过放映PPT课件、幻灯片等方式来增强党课教学效果,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工具,如远程教育平台、手机短信平台、QQ群、微信群等载体播发、上传党课内容,以扩大党课影响范围。

课堂效果,优质高效。市直机关工委于年初印发了《关于举办市直机关“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微党课大赛的通知》,在全体市直机关党员中开展“微党课”大赛,得到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每次都有数百观众现场观看,教育效果自然也好。

党员教育的“济宁方案”

党课不单是为了上课,比赛也决不仅是为了赛。济宁市直机关的党员教育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创新,自己的方案。市直机关工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微党课”,推动党员教育形式的创新,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深入开展,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济宁“微党课”,虽则着眼于“微”,但是,却是微中见新、微中见活、微中见乐、微中见味、微中见实、微中见大,达到了教育目的,也收到了教育实效。

“微党课”轮讲活动开展以来,济宁市直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广大党员热烈响应,据统计,参与的党员高达6000多名,特别让人欣喜的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带头参加比赛。通过层层传导示范、层层选拔评比,促进党员干部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廉洁奉公、岗位奉献,进一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微党课”轮讲活动开展以来,在广大党员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讲课者结合自身的工作、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身边涌现的先进典型事例和党员思想认识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选择主题,开展党课教育。选择确定的主题本着“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需要”的原则,由讲课者精心组织备课,选准切入点,以小见大、寓理于情,寓教于讲。因紧贴党员工作、生活实际,方式新颖,更容易引起听课者的共鸣,因而深受基层党员、群众的喜爱,达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甚至是“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不是局限于教室之内,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市住建局密集开展“微党课”进单位、进工地、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巡讲活动。巡讲员们夏顶烈日、冬冒严寒,不辞辛苦地深入到建筑工地、厂矿企业、街道社区和住建系统所包保的农村支部,让基层广大党员面对面聆听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温暖。自开展微党课巡讲活动以来,制定课题30余个,巡讲70余场,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社区的一名党员干部在参加“微党课”后感慨地说:“很久没上这样的党课了,不仅大家坐得住、听得进,而且效果很好。”

高效课堂用鲜活的实例,折射济宁社会的美好。正是这样的“课堂案例”,既让“微党课”活色生香,又让“微党课”入脑入心,也让学习者有了学习榜样与赶超目标。

“微党课”之所以成为“高效课”,还在于它不仅关注“党员个体”,同时也关注着“党员群体”。8月17日至19日,我市普降大暴雨、多地农作物受灾。灾情发生后,农业系统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深入受灾较重的县市区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并肩作战,指导农业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全力以赴将强降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特别是创城以来,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上街头、走进社区,牢记社会责任,践行志愿精神,工作下沉在一线、文明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在济宁城区,超过28万注册志愿者,超过1900个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超过78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凝聚成了一股磅礴向上的正能量,推动着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微党课”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产生的良好影响,还会持续“发酵”。

市直机关工委组织部部长任雪峰告诉记者,市直机关工委将会认真总结各部门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对参赛的“微党课”择优汇编成册,供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交流。把决赛全程录像制作成专题片播出,更大地提升党组织的教育功能,更大地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覆盖面。

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大赛,已经成功地合上“帷幕”。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张宪常说,闭幕是更好的开始,党员学习永不闭幕,党员教育也永不结束。既然我们在活动中,找到了初心、目标、力量与方法,就要将该项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让“微党课”成为机关党员学习教育的“济宁品牌”。

【编者按】 近年来,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积极寻求工作创新,党员教育活动内容丰实,形式鲜活。其中,“微党课”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赏心悦目,成为我市党员教育创新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8-12-30 1 1 日报 content_618569.html 1 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大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