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首页
第03版:

彰显新时代慈善价值和力量

五年投入慈善款物8.56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8万余户

为让爱心与善举得其所、用其时、结其果,市慈善总会从科学设立项目、加强管理评估、创新救助手段入手,不断提升慈善救助的社会效益。五年来,全市慈善救助投入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累计发放慈善款物8.56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8.30万户。其中,2016、2017年救助农村贫困人口10.24万户,发放慈善款物8564万元。

科学设立项目

加强与政府救助制度、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聚焦贫困地区、贫困户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设立了情暖万家、朝阳助学、康复助医、爱心助残、夕阳扶老、物资救助等六大救助工程,创新发展了大病医疗救助、慈善进军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环卫工人、慈善超市网络等慈善项目,着力帮扶解决困难群众在上学、就医、生活等方面的重点需求,优先把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救助范围,及时将经过政府救助后仍需帮扶的对象纳入慈善救助体系,做到应救尽救。

加强项目运作

坚持公开透明运作,规范项目管理,切实做到人人经过审核报批,户户建立救助档案,款物发放笔笔登记造册。救助活动全程向社会公开公示,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员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评估。创新完善“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的慈善项目运作机制,横向主动链接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扶贫开发部门救助信息,并建立慈善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救助比对机制,确保了救助精准;纵向实行市级资助、县级配套、镇村基层互助的上下联动模式,提升了救助效果。

创新救助方式

实行项目定捐、结对认捐、设立专项慈善基金与号召慈善义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帮扶活动同步运作,大力发动社会力量直接参与,扩大救助覆盖,不断丰富慈善救助的帮扶内容与形式,形成了“群众有所需,社会有所助”的工作新格局。限额资金救助、医疗费用减免、购药优惠援助与免费药品发放相结合的“大病医疗救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大病患者及时分类施助,较好地缓解了他们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朝阳助学”工程帮助和保障了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有力支持了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政社企联动合作”的“慈善超市网络”项目,推动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获得了民政部的支持和推广;融合微心愿达成、亲情陪伴、感受城市等内容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慈善进军营”项目帮助驻济部队困难家庭现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安心服役,有力服务了双拥创建工作;创新设立的融合项目定捐、款物资助与志愿帮扶同步运作的复合型“关爱环卫工人”项目,吸引社会专项捐助50万元,设立爱心驿站200余处,慈善义工积极参与“顶岗一小时”志愿服务,汇聚社会力量为环卫工人办了实事、解了难题,深化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良好的慈善项目运作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引起了上级慈善组织的关注和支持。市慈善总会多个慈善项目荣获了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山东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中华、省慈善总会先后将药品援助、爱心图书室、LDS轮椅等6个慈善项目落户我市,项目援助金额达5000余万元,让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2013至2017年全市慈善总会系统救助款物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2013至2017年全市慈善总会系统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单位:万户)

2018-12-29 五年投入慈善款物8.56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8万余户 1 1 日报 content_618399.html 1 彰显新时代慈善价值和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