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首页
第02版:

脱贫攻坚领路人

——退伍军人林坤扎根农村展风采

■本报记者 宋仪凯

他是一名80后,退伍后在市区经营着公司,生活很滋润,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放下城市优裕的生活,毅然回到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后屯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他就是林坤。在他的带领下,后屯村从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低保户有了分红收入,他也因此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赞誉。

7年前,由于原村“两委”班子软弱无力,财务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后屯村一度成为远近有名的老大难村。这个时候,村里的几名老党员找到林坤,希望他能回村带领大家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看着乡亲期盼的眼神,林坤不顾亲人的劝说,把经济损失放到脑后,毅然回村竞选村支部书记。

当选村支部书记时林坤刚27岁,农村工作的复杂和琐碎让他面临种种困难。面对后进村的复杂局面,他没有退却,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听意见建议、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林坤直面问题不回避,想法设法解难题。街巷年久失修,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他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硬化全村大街小巷,安装大街路灯65盏,小巷胡同照明灯108盏,没让群众掏一分钱。群众吃水难、浇地难,他争取电网改造工程,全面改造村内照明线路,新打机井13眼,新铺电缆以及更换旧电缆8000余米,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灌溉难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他大刀阔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硬化、绿化等“五化”工程全面完工,改厕、改厨在全街道率先实施。村里不少老人说:“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都是党的政策好,林坤书记头带的好。”

党风促政风,政风带民风。街道开展党员分类记分亮化考核后,他带头落实,从自身做起,每月按时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严格记分考核,党的纪律规矩严起来了,村民的满意度逐渐上升,党群关系因此更加融洽。林坤说:“通过开展每月例会活动,党员、群众的心近了,经过开会提议、审议、决议,村里的一些事情更好办了。”为弘扬良好村风民风,他带头弘扬敬老孝道,逢年过节,自掏腰包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食用油等物品。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牵头组织广场舞蹈队,自己出资购置音响、服装等用品,一些村民高兴地说:“现在生活好了,村里哗啦啦的麻将声少了,咚咚锵的跳舞声多了。”

村容村貌变了,党群关系和谐了,林坤开始琢磨着怎么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林坤成立物资公司,吸收多名下岗工人再就业,为他们缴纳五险,提供生活保障;自筹资金成立了“济宁市煊翔暖情种植专业合作社”, 吸纳全村22户低保户为社员,合作社建成之后让低保户自主打工,每年给予每个低保户1200元的分红;推动土地流转,引进忠诚农业蘑菇规模种植项目,让村民得到土地租赁收入的同时还挣到了打工收入,不少妇女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他成立慈善工作站,募集善款近6万元,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帮助9户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贫困户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为了让村民增收致富有后劲,林坤借助紧邻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区位优势,先后成立了后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后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引领带动村民走上小康路。

退伍不褪色,乡村展风采。从一名退伍军人到农村党支部书记,林坤扎根乡村实现了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变,更用军人的坚韧、智慧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的时代赞歌。

2018-12-28 ——退伍军人林坤扎根农村展风采 1 1 日报 content_617882.html 1 脱贫攻坚领路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