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火青 实习记者 王卓群 通讯员 康宇
满意,是一种发自心底的认可和赞许。特别是对于医疗行业而言,获得病患的满意,是他门不断提升的标杆和至高无上的追求。因为医院是为生命负责的地方,当病痛中苦苦挣扎的患者来到这里时,便意味着以性命相托,而医院回报这份信任最好的报答,便是担当起白衣天使的职责,以越来越满意的医疗技术、服务理念和服务态度,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给我一份责任,还您一身健康’是我们响亮的承诺”,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武文华表示:“我院始终把人民的医疗安全和就医满意度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随着百姓对医疗服务质量越来越高的期望,我们在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还要殚精竭虑努力提升诊疗技术水平,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始终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作为第一目标,用爱心、诚心、贴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从实处为患者排忧解难。”
遵循“仁爱、敬业、严谨、创新”医院精神,多年来使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是患者满意的核心
在济宁,老百姓看骨科去哪里?“看骨科,到二院”早已成为济宁市乃至鲁西南地区家喻户晓的特色品牌。在“以特色技术为先导,创建现代化和谐医院”发展方向指导下,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逐步形成了以骨科医疗特色为领衔的一大批市级重点科室,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骨科作为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点特色学科,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以及一支医德医风过硬的医疗队伍。仁心仁术,著手成春。十年沉疴,一朝洗雪。以实力铸就的名声让二院骨科口口相传。
如今,历经发展的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诊疗水平早已居全市甚至鲁西南地区的领先水平。现有7个病区6个专业,共计床位300张,年手术量逾9000台,专业细分为创伤骨外一科、创伤骨外二科、创伤骨外三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科、手足外科6个病区,教授(副教授)20余名,硕士以上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80%左右。
在医疗技术领域,骨科开展了全膝、髋、肩关节置换术、关节翻修术及各种韧带损伤重建术等;还开展了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柱侧弯及脊柱骨折脱落、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同时也开展了肘关节三联征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胫腓骨骨折;手足外科开展断肢(指)再植、神经血管修复、皮瓣移植、拇指再造、手部畸形矫形及复杂手外伤的治疗。其中,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率达99.8%,手指再造及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近10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掌握了严重性骨盆骨折、多发性四肢骨折、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高龄老年髋部骨折、各种脊柱损伤手术治疗;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微创治疗:肩关节镜诊疗技术、椎间孔镜、关节镜技术、下肢静脉旋切技术、电视胸腔镜技术等也在鲁西南地区领先。
2016年11月骨科成立了“3D打印医学工程实验室”,这是济宁市的首家3D打印医学应用中心,方便了市二院高效地为患者提供个体性治疗方案,实现精准医疗。
“是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挽救了自己,挽救了曾经绝望的人生。”37岁的王先生,七年前在外地发生车祸造成腿骨创伤,尽管当时做了手术,可是恢复一直不好,走路甩腿,膝部僵直无法打弯的毛病一直困扰着他。几年间,王先生到处求医,但疗效甚微。无奈之下,王先生回到济宁,求医到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详细检查后对其实施后期矫形手术,术后康复训炼了两个月,慢慢地王先生走路不再甩腿了,膝部屈曲可达四十度,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多年间的求医碰壁,原本王先生已不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自己的陈旧性伸直性僵硬膝竟然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好了,而且花费不多,他和家人非常感动,一再称:“是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挽救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便制作了一面锦旗,全家人一起送了过来,满含感激。
在保持骨科特色的同时,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还不断培植其他科室的发展,以点带面,促进医院整体发展。该院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院内重点专科建设,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力的学科。在该院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该院骨科、内分泌科、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先后发展成为市级重点学科。其中,呼吸内科是我市最早开展纤支镜诊疗工作医院之一,开展了肺功能监测;心内科开展了心脏冠脉介入诊疗和心内科重症监护;内分泌科在我市较早的开展了糖尿病动态监测工作;介入科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领先;肿瘤科应用化疗、介入治疗和陀螺刀放射治疗综合治疗肿瘤,取得了良好效果。康复科开展的骨科术后康复、脑血管病康复、儿童康复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历经多年的传承积淀和创新发展,市二院相继涌现了一批发展势头迅猛的科室,带动了医院救治水平的整体提升,也谱写出一首首医患间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眼科作为市二院学科中的“点睛之笔”,在济宁较早开展了冷超乳手术、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先进技术。85岁高龄的李婆婆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因为年事已高,且还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有的医生认为他身体状况欠佳,不建议手术治疗眼睛,只给予药物治疗。在很多医院都拒绝为老人手术的情况下,老人依然没有放弃对光明的渴望,走访多家医院,一直问到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才有了转机,该科室医生在为老人做了全面检查后决定选用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这种疗法既可以保证手术过程中眼球的密闭性和稳定性,又能够减少术后眼睛的散光。手术后的第二天,老人视力就恢复到了0.8,时隔多年重见光明的她,喜极而泣。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因为脑出血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可就在前不久,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们便用自己过硬的医术将一名危在旦夕的高血压病人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面对病人突然大面积脑出血的紧急状况,该科医生并没有慌乱,凭借丰富的医疗经验,他们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后决定紧急实施颅内血肿碎吸术。经过紧张有序的定位、穿刺、引流、冲洗等抢救工作,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今年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泌尿外科开展的首例腹腔镜下右肾上腺切除手术,填补了该院在这项技术上的空白。
已过花甲之年的付大爷,在今年3月份健康查体时发现右肾上腺有肿物。了解到二院胸泌尿外科是市里的重点学科,付大爷的孩子便将他送到二院诊治,“来这里看病我们放心。”付大爷的孩子如是说。考虑到病人的身体状况,胸泌尿外科团队充分讨论病情,决定选用最新开展的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手术,最终在该院多学科多团队相互配合的积极治疗下,付大爷恢复良好。
面对行业内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以及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更要稳中求进,探索创新。在新变化提出新要求的环境下,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通过青年骨干医师培养计划,完成椎间孔镜、肩关节镜、腹腔镜、输尿管镜、CT引导下穿刺技术等新项目新技术30余项,促进了学科发展。同时该院努力对接外部优质资源,先后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医院。 2018年市二院的内、外、妇、儿等20个专业加入相应专业的鲁西南专科联盟和省级专科联盟,有效促进了区域内专科技术同质化建设。同时市二院还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各学科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国外专家来院授课、义诊、手术,极大推动了本医院相关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满足了患者的求医需要。
细致入微的护理和关爱只为患者满意的笑容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待疾病必须做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因此,护理工作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百姓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为医疗护理服务工作提出新课题和新要求。
多年来,紧紧围绕着“优质护理服务”这一主线,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断加强护理精细化管理。提升对患者全面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质量。他们努力打造的“暖心病房”在医患之间传递出一份份真挚的关爱,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认可。推行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根据专科特点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分管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护理内容,也获得了无数患者和家属的安心与放心。另外,该院在部分科室还率先推出了SBAR 沟通模式,即对患者的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将这种沟通模式运用于临床,既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和护理,又改善了病人的状况,还有效减少及避免了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发生,受到患者好评。
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凌冽的冬日如约而至,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们依旧忙碌穿梭在各个病房手术室之间,步履匆忙,没有停歇,打针、换药、查房……用自己的行动和坚守给患者带来丝丝温暖和感动。
“感谢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感谢你们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感谢你们对患者亲切热情的照料……”2018年10月6日,三位患者的家属共同把这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交到了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他们对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细致周到的服务表达了感激之情。
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用“真情”服务患者已经成为每一位护士心中的工作准绳。副院长王玉莲介绍,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是“以病人为中心”,护士要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要从细微处着手,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拉近护患距离、融洽护患关系。
如今,在提升护理精细化服务的基础上,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也在积极提升护理“温度”,积极开展的“体验式服务”让护士们转换角色,模拟“患者身份”来体验日常工作,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发现问题,更加关注日常护理服务的每个细节和点滴人文关怀,做一名真正有温度的护理者。在他们推行的床旁式护理,倡导亲情化、无铃声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下,护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工作,根据不同患病人群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使护士与患者之间变为零距离接触,及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温度”,极大地改善和满足了患者就医感受。
用细致入微的爱心温暖患者和家属,点滴汇成大爱,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首批荣获山东省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医院,获省计委颁发的“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护理总值班被评为“市医疗服务十大经典案例”。
提到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优质服务,临床王阿姨的女儿深有体会。“这几年我父亲一直在二院住院,今年我母亲也住了几次院,这里的医生和护士服务特别好,如果不好这几年俺也不会再来。人家护士非常有耐心,也非常细心,一天巡视好几次,我按呼叫器,刚忙完就跑过来,头上都是汗,让我非常感动。”王阿姨的女儿说。
随着科技发展,即时通讯系统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把即时通讯系统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方便了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及时沟通,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调配患者诊疗物质、紧急处置突发情况等。极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近几年,济宁市的发展吸引来众多国外友人。为满足需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决定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英语水平。为此,市二院努力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组织开展了“天使之翼”英语角学习活动,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强化英语口语等方面训练,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在急诊、门诊等区域安排英语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接诊,获得了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也提高了国际友人对医院的认识,提升了济宁市的形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医院品牌
古往今来,医务人员在社会中担负着“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重任。可以说,父母给了我们第一次生命,而医务工作者则是呵护我们生命的守护神,他们被誉为“白衣天使”。所以,医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切医务人员必须时刻自觉地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古代,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就提出“大医精诚”。他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医者更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
站在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建设一支党性过硬同时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党员队伍 ,举办了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员质量。
以党建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活动也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蓬勃开展。为更好地服务人民,打造让人民满意的医院品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医院党委会、中层干部会、科室晨会都把廉政廉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安排部署,让干部职工明确各项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设备、药品采购管理的规定》等,力求从制度上遏止各种不正之风。积极营造廉洁勤政、廉洁行医的文化氛围。该院党委每位成员都签定了《廉洁勤政承诺书》,全体医务人员签定了《拒收“红包”,廉洁行医承诺书》,服务承诺公开上墙。为了维护病人合法权益,该院还坚持和完善院务公开制度,需向病人公开的内容,通过明码标价、“一日清单”等及时向病人公开。同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病陪人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等,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工作。
除此之外,该院还围绕“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强化人文素养。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医学人文教育培训班,进行医院文化和职业道德素养培训。不断改进行业作风,提高服务态度,完善服务质量,在全院形成了文明行医,廉洁行医的良好氛围和风尚。
在医院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该医院先后获得“健康中国梦·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最具公信力医院”、“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十大百姓放心品牌医院”、“市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满意认可。回首过往,不忘初心,服务一方人民是心底真挚的愿望;展望未来,砥砺前行,让人民满意是永远不变的梦想。栉风沐雨,奋发向上。而今,站在新的起点,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将抓住机遇,砥砺奋进,为谱写医院新的篇章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