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
首页
第05版:

疃里镇高奏 乡村振兴交响曲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张宇东 崔耸)济宁经开区疃里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大振兴”。

突出项目建设引领,推动产业全面振兴。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六产”。依托项目建设,流转土地2600余亩,引进苗木种植企业2家,引进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农业企业1家。全力发展山药种植、竹器加工等传统产业,实行“基地+公司+农户”,通过支部抓产业、协会抓服务,找准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切实达到农业增效目的。山药种植2000余亩,年创收1600余万元,竹器加工,年创收1.2亿元。

强化“乡土人才”培育,促进人才全面振兴。牢牢树立“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用人思路,拓展渠道“引”人才,创新方式“育”人才,搭建平台“用”人才,改善环境“留”人才,采取多种举措,“回引”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一定资本的外出务工致富能人、贤人回村任职或创业,从而达到带富一方、发展一方的目的。采取集中式、分散式、分段式相结合方式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实训,通过突出示范引领、搭建创业平台等措施,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气氛和局面。

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助推文化全面振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培养经开好人、疃里好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正能量树好村风、好民风。评选好媳妇1280余名,好婆婆1390余名,文明示范户2000余家,文明家庭1950余户。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戏曲进校园、千场大戏惠农村活动,完成电影放映1100余次、戏剧进校园98场,观影人数14万余次。为农村书屋补充6000余本。

坚持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全面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全镇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对辖区10余条河流,实行APP巡河,有效推动河道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长效化。完成了涝洼地治理清淤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度,整治坑塘1处,修建下水道1600余米,栽植法桐3600余株,新修道路2600余米,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一处,约3000㎡,经管站、人社所、综治办等20余便民单位入驻,更好地为周边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和谐的服务环境。新建乡村振兴文化广场一处,占地约21400㎡。加强镇驻地建设,修建了2500㎡停车场,投资了1500余万元对迎宾路、济徐高速等两侧进行了铺装、绿化,统筹定制广告牌。

加强基层党建,实现组织全面振兴。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打造一支经得起考验、让老百姓信赖、让组织上放心的农村干部队伍。持续开展党建知识培训、公益岗认领等活动,建成了高庙服务区、狄家服务区、新河服务区等3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五大振兴主题广场1处、党建主题广场2处、党建示范点20个、党建示范区2处。开通了“疃里镇村支部书记微信群”,围绕乡村振兴、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内容,为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有力推动了党组织建设长效发展。

疃里镇立足项目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特、新、美”上做文章,一幅生态美、生活富的美丽乡村画卷越描越清晰。

2018-12-25 1 1 日报 content_616836.html 1 疃里镇高奏 乡村振兴交响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