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如涅槃凤凰,成为引领地方发展的先进村、富裕村、模范村。后八里沟的村民们都说,这一切得益于他们有一位好书记——宋伟。
宋伟是土生土长的后八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宋伟终于从苦劳力变成包工头,还成立了建筑公司,在城里买了房子,积累了几百万的资产。2005年,30岁的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宋伟结合村庄现状和村民实情,制定出了“以孝治村、以德育人、以产业强村”的发展思路,决心彻底甩掉后八村贫穷落后的帽子。在宋伟的带领下,村党委每年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外出,多次拜访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多次向张家泉村朱彦夫书记求教学习。宋伟要求村干部“每年都实实在在地为村里办成几件大事、要事、喜事,而且把每件事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2008年,邹城市委市政府出台“城中村改造”的红头文件,虽然后八村作为城边村不符合条件,但宋伟敏锐地觉察到这是村里发展的好时机。他大胆递交申请、说服村民、筹集资金,率先拆除自己花费几十万元为父母建起的小别墅,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终于取得上级党委的同意,成功动员全村村民,在11个月的时间里,全村480户全部免费入住统一装修的新楼房,村民的生活掀开崭新的一页。此外,在宋伟的提议下,村里在2006年开办第一家手工作坊,开始走上集体发展致富的道路,陆续成立水泥制品厂、开发公司、建筑公司,2012年成立鑫琦集团,下辖七个子公司,现全村拥有固定资产35亿元,长期合同制员工1000余人。2017年,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指示精神,在全省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都是股民,平均村民每户分到的股值,少的有三四百万,多的有六七百万。他还大胆创新,让外聘员工也享受到配股的福利,共享发展成果,共荣共富。后八村成为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
在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基础上,后八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2015年,出资1000万元,设立山东省首家精准扶贫救助基金;2017年,为省老龄事业促进基金会捐款400万元,出资60万元倡导启动邹城市扶贫基金成立。每年都会在全社会开展“鑫琦助学”、关心救助特困家庭、为病困儿童募捐等大型爱心公益活动,与教育局、民政局、双拥办联合,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贫困户资料,关心帮助因病致贫家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伤残军人,每年用于开展社会公益和慈善救助资金400余万元。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后八村紧跟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积极探索和改变传统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等旧产业、旧模式,向互联网+商业服务、教育、养老、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迈进。
宋伟以执着的信念和为大家的公心为后八村尽心尽力,风华正茂的年纪已白发满头。因积劳成疾,先后做了两次头部手术。每次出院后,他都立即出现在工厂、工地现场。多年的任劳任怨、改革奋斗,宋伟被评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标兵”“省十大孝星”,他所带领班子也被授予“省干事创业好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