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利民
12月2日5时,近80岁的白立志老人便起床了。他要赶20里路,到位于济宁高新区的惠泽儿童康复中心去,教一群特殊的孩子——听障儿童唱歌。多年来,他就一直承担这项工作,乐此不疲,从未间断。
2016年12月,在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关工委成立,基层康复机构成立如是,在全国绝无先例。这个关工委“规格之高”, 让人惊喜:6位市级老领导担任顾问,3位县级老领导在中心担任职务,柳行街道办事处老领导负责日常工作。市关工委原主任韩笔祥,主动要求担任顾问,他说:“几年前,我患了腿疼病,市里其他活动我就不再参加,但是只要‘惠泽’有活动,我一定前来参加。”
惠泽康复中心关工委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有健全的工作职责、会议制度、工作制度、工作计划等各项规章,每周都要正常开展活动,每天都有“五老”志愿者的身影。
白立志老人,就是市关工委才艺辅导团的艺术总监。
美丽的“夕阳”,温暖着“晨曦”
中心关工委的成立,既为“惠泽”找到温暖的“港湾”,又为“惠泽”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也让这个“康复中心”成为一所“教育中心” 与“文化中心”。中心的“营养元素”大大增加,由单一的“康复元素”,变成了“多维营养源”,从而更加保证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关工委的老同志,有一个共识,就是要让娃娃知恩感恩——只有“感党恩”、才能“听党话”、才会“跟党走”。去年10月,在市、区关工委帮助下,该中心建立“两室一台一基地”(党史国史教育室,中心史教育室,升旗台,家庭教育基地)。党史国史教育室收集了百幅图片,配以生动形象的说明,展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和我党光辉历史。康复中心发展史教育室,通过各种图片、资料、实物等,记述中心艰苦创业的不凡经历。每年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还要利用升旗台,组织师生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家庭教育基地,也是以大量图片为主,从不同侧面展示传统家训、家规、家风的经典故事,为家庭教育提供全新平台。
市关工委将惠泽儿童康复中心纳入重点帮扶单位,将这里的娃娃们时刻挂在心上。祝金焕主任每年都到惠泽看望听障儿童,每逢举办重大活动,都亲自参加,为孩子们鼓劲加油,也送上关怀与慰问。去年11月,在市、区和柳行街道办事处,三级关工委关心帮助下,又为康复中心建立了“惠泽儿童乐园”,操场铺设了绿色草坪,院内购置了大型玩具,阳光之下,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们玩耍、做操、游戏……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步士金,副班主任王彦明,经常亲自协调过问,帮助中心筹集善款。“惠泽中心”真正成了孩子的“乐园”与家长的“福地”。
快乐“小凤凰”,闪亮“小明星”
2017年8月,市关工委领导帮助康复中心成立了“小凤凰听障儿童艺术团”,再次开全国关工委工作创新之先河。
听障儿童受生理和环境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消极焦虑、暴躁叛逆等心理。针对这些状况,在市关工委的指导下,惠泽中心总结十多年康教之经验,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单一枯燥的训练模式,在教学中积极打造“惠泽快乐康复文化”,在强化言语训练的同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康复,在康复中快乐,以此更快地打开康复之门、增加康复效果。中心的这一做法,得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市关工委才艺辅导团惠泽才艺辅导基地”,就是这种“快乐康复文化”的载体。才艺辅导团的老艺术家们,人人富有爱心,个个身怀绝技。富有爱心的艺术指导李苹老师,更是经常来帮助老师和孩子们排练节目,传授书法绘画技艺等。去年5月,中心根据真人真事原型创作、由王欣冉小朋友演讲的《听雨》,进入首届山东省听力语言“明日之星”才艺表演决赛,江荣获全省决赛第二名;吴璐瑶、赵嘉欣等10位小朋友表演的节目《太阳花》,荣获才艺表演优秀节目奖。多年来,中心一直利用爱耳日、助残日、六一儿童节、聋儿毕业、新年春节等时机,组织孩子们排练各种节目,让他们登台演出,展示自我,增强自信,为孩子们早日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走进“央视”,喜获“大奖”
市关工委领导关心孩子们,既侧重于“身体健康”,又着眼于“精神成长”。惠泽康复中心积极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朗读、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中华美德的种子。先后举办了五场网络在线“朗世界·读精彩——‘童年星梦想’全国听障儿童朗读者大会山东惠泽语训专场”,70余名听障小朋友参加朗读大赛,朗读诗词一百余首。北京著名专家亲自在线点评,近千名师生、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在线聆听。在那段时间里,师生、家长就像过节一样,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通过大赛组委会的层层筛选,惠泽康复中心和一名听障儿童赴北京参加央视 “全国听障儿童朗读者大会”,分别荣获“优秀承办单位”“全国听障儿童优秀朗读者”奖。惠泽康复中心主任刘惠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五四青年奖章”“省三八红旗手”“省市劳动模范”山东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又被评为“山东省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