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改革绘就新蓝图 牢记使命,创新迈进新时代
记者 纪闻路 通讯员 郭克鹏
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年岁月如歌,四十年众志成城。在东方圣城大地上,在改革发展的蓝图中,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群团组织——济宁市科协,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断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基层科协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更加夯实,社会化科普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形成,不断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有效凝聚跨学科多领域融合智力资源,积极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不断铸就和谱写科协事业发展壮丽诗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留下浓墨重彩。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科协组织有着光荣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和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成立于重庆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科技团体,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传播科学、倡导研究、服务大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前夕,应中共中央邀请,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等科技团体积极参与建国大业。1950年8月,在科代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8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这两个科技界群众团体联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合并成立科技界统一的全国性群众组织——科学技术协会。科协成立后,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攻克了一道道世界性科技难题,把科学技术知识送到了千家万户,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科协事业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科协工作,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多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协工作,在“科技三会”上向全党全国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对科协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期待,为科技创新确定了新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改革开放以来,济宁市科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履行桥梁纽带职责,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等方面,坚持“职能工作品牌化、品牌工作常态化”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工作品牌体系建设,相继打造了“济宁博士联谊会”“海智兴市计划”“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四技服务”“济宁市科学家青少年科技讲坛”“济宁市数字科普工程”“美丽乡村科普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等工作品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加快发展 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来,济宁市科协的组织体系日益健全,活力不断增强。目前,来自基层和一线的我市省科协全委会委员比例由63%提升到75%,代表性大大提高。全市11个县(市、区)科协全部独立建制。所属科技社团已全面覆盖理、工、农、医、软五大学科各个门类,市属学会数量达到150家,会员近5万人,建立乡镇科协156家、企业和园区科协138家、高校科协7家、农技协196个、老科技工作者协会108个、反邪教协会600余个,基层科协组织的覆盖面明显扩大。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以振兴科技为光荣使命,在不同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济宁市科协的工作定位和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凝聚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年来,济宁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新时代新形势下科协工作如何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等关键问题,在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工作定位,明确了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务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也得到科协系统的普遍赞同。
——改革开放40年来,科协组织的社会地位日渐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有效服务了县域科技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搭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这个核心,有效解决好科普受众定位精准性、科普内容定位精准性、科普活动定位精准性等问题,以提升学术交流服务层次为突破口,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成效显著,围绕提升科协组织软实力,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凝聚跨学科多领域融合智力资源,积极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不仅为我市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成为杰出的“科技活动家”,长期以来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开拓创新,为调动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科协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使科协的社会形象日益凸显,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提升”行动 再图“新高”
实施政治建设提升行动。围绕提升科协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引导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进军科技创新主战场。坚持以科技人才工作为抓手,优化科技工作者成长环境,搭建科技工作者成才平台。推进学会党建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着力提升学会党建工作水平。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落实市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支撑体系责任分工方案,认真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提高人才精准服务能力,做大做强“博士联谊会”,加大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力开展科技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实施创新驱动助力提升行动。拓展提升“海智兴市”计划。积极创建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支持开展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广泛组织海外专家团队与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活动,促使更多人才、技术、项目落户落地。围绕全市十大产业,组织学会、研究院所对接重点项目,引导学会创新资源融入地方经济产业链,帮助企业培育新产业、提升新动能,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聚焦前沿大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会搭建多样化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引进全国、全省学术会议,支持有条件的学会承办全国、世界性学术会议,以一流学术思想引领科技创新。立足服务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工程为平台,统筹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资源,打造政府、企业、学会联动的学会企业联合体;鼓励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产业创新联盟、产业研究院等形式合作,推动市级学会与政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等成立科技创新支撑平台。
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围绕提升科协组织的科普品牌力,以牵头实施《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主线,构建科普工作新格局,创新科普理念和工作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科普服务。实施科普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群众性科普网络。丰富科普服务推送渠道,搭建数字科普等信息化平台,加强科普资源研究开发。实施科普活动品牌工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等,精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实施服务科学决策提升行动。围绕提升科协组织的软实力,加快建设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建强“小中心、大外围”的市级科技智库,创建决策咨询活动品牌,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技界解决方案。协同全市各类科技创新智库,打造济宁新型科技智库共同体。加强智库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多形式智库论坛活动,开展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研究。推动人民团体协商,开展科技人才、科技政策相关政策咨询论证。
实施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围绕激发科协组织活力,深入研究新时代科协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推进科协系统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为科协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加快推进县级科协改革,建立改革专项督查机制,提炼总结典型经验,做好阶段性评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2018年9月15日,济宁市科协等六部门联合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