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雁南
本报通讯员 吕曼 李可可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回顾2020年,金乡县上下一盘棋,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扶贫工作,加大兜底保障力度,“输血”特困人群,真正实现“困有所扶,老有所养”,让广大贫困群体沐浴社保扶贫之光,燃起脱贫致富之火。
强化政策宣传
做到应知尽知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享受到了低保、居民养老保险扶贫政策,如今我干起事来更有劲了。”说起自己的经历,该县羊山镇王举楼村的贫困户王善民有些激动。
王善民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担心一旦参保登记,就不能享受其他扶贫政策,迟迟不愿参保。该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便多次登门为其讲解居民养老保险扶贫政策,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使其享受到了政府代缴保费的惠民政策。
为提高政策知晓度,扩大政策受益面,该县人社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社保扶贫政策,同时社保“直通车”穿梭在全县各镇(街),宣传小分队奔赴村居、贫困户家中面对面讲解政策,发放宣传明白纸,一对一做好服务,提高群众参保的积极性。
摸清人员底数
做到应保尽保
社保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底线工程。只有把贫困底数摸清楚,把致贫原因分析清楚,才能确保应保尽保。
该县人社部门与扶贫办、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核对贫困人员信息,梳理省市县各级社保平台信息数据,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重残人员台账,实现精细化管理;对全县建档立卡困难群体通过镇街推送、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系统核实等方式全面摸底排查参保情况,对符合代缴条件的困难群体,保持动态关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020年,该县已为符合代缴条件的10207名困难人员全部按照最低标准100元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财政代缴保费102.07万元。
落实社保待遇
做到应发尽发
为确保待遇落实不错一人、不漏一人,该县人社局通过大数据比对,对全县当年年满60周岁贫困人员及年满55周岁重残人员建立动态工作台账,每月月初向镇(街)推送当月到龄人员名单,督促及时主动落实待遇发放登记,确保应发尽发,按月清零。
今年55岁的周某,家住王丕街道张暗楼村,先天性智障,智力一级残疾,与父亲一起生活。由于其父年事已高,父子俩的饮食起居均由周某的哥哥照顾,生活异常艰辛。正在一家人犯难之际,好消息传来:周某属于贫困重度残疾人特殊群体,工作人员帮助其申请办理了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加上其他各项扶贫政策,一家人的生活总算好了起来。
截至2020年底,全县困难人口中已有9190人领取相关待遇,月发放基础养老金约130.49万元,其中4867名重残人员按政策享受养老待遇。
“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事,我们干部职工都要全力以赴。”该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一项项惠民政策、一桩桩暖心之举……社保扶贫“擦亮”了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