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首页
第02版:

一场书写文明风尚的全民行动

——我市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

■本报记者 唐修岳

本报通讯员 赵磊

运河之水潺潺而流,碧波荡漾;文明济宁风景怡人,祥和宁静。初冬的济宁,寒风稍显冷冽,而文明恰似春风,拂去粗陋,催开幸福,济宁人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一起参与、彼此分享、共同进步。

站在新起点,回首开局之年,若问“创城”对于济宁而言,改变的是什么?相信这个问题无论你我都将异口同声:

创城,是“停一停彰显文明,让一让心宽路畅”文明交通意识的逐步提高;创城,是“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文明用餐态度的喜人转变;创城,是“树立道德新风,弘扬社会正气”道德标准的有力约束。创城,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持续提升……这看似悄然的点滴改变,实则是全民共书的文明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拜师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发挥全体市民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为文明城市建设汇聚最大的资源和力量。

开局之年,为持续激发城市“细胞活力”,我市立足城市文化特色,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城市文明新路径,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推动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专项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联动机制,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做济宁好人”活动,相继推荐好人线索35.4万余条,评选“济宁好人”110人,其中51人入选“山东好人”、5人入选“中国好人”。

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统筹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项目化运作、阵地化服务,启用中国志愿服务网山东济宁站,注册人数45.25万人、团体3349个、项目5172个,年度记录总时长622万小时。征集发布年度重点志愿服务项目60项,重点开展了文明出行系列志愿服务、党员团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目前,主城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窗口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置志愿服务工作站16个、文明交通公益岗146个、礼让斑马线公益岗71个。

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各类创建活动。以文明村镇创建牵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济宁市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实施意见》《济宁市文明村镇考核标准》,每月调度乡村文明行动重点工作,我市移风易俗在上半年全省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位居全省第2位。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18年曲阜市作为全国、全省试点,努力打造全国、全省示范样板。其他县市区和各功能区分别打造1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同时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工作。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推动的文明行业创建如火如荼,修订了《济宁市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办法》《济宁市文明单位考核标准》,完善了10个试点行业的创建规划和创建标准。以文明校园创建为依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校园结出硕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宣传、优秀童谣征集推广、童心向党和“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广受师生好评。以“美在我家”主题活动为重点拓展文明家庭创建意义深远,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成为百姓实践。

济宁的步伐还在继续,全民奋力书写的变革也在继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犹如一场“幸福风暴”,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构筑起一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

2018-12-22 ——我市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 1 1 日报 content_616308.html 1 一场书写文明风尚的全民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