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水坑,是我童年的乐园。夏天避暑,当然首选水坑了。中午放学后,顾不上回家,三五人直接到了坑边,把书包往地上一扔,脱掉身上的衣服,就急切地蹦进了水里。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学会了游泳,反正当时能从坑的这边顺利地游到对岸再折回来。我只会 “狗爬式”,让人羡慕的优雅的“鸭鸭凫”,始终没有学会。
坑边能下水的地方,有一棵斜生的柳树,分叉的地方能容一人站在上面。我们几个孩子会争着爬上去,然后纵身一跃,跳进坑中,“砰”的一声,溅起一片水花。现在想起来,颇有奥运跳水的那种豪情。
还有一种玩法,就是从坑的上沿到水里,泼上水,从坑底挖出粘稠的淤泥,撒在这条小道上,然后用手来来回回地抹几次,让小道变得光滑起来,一条滑道就成了。几个赤条条、光溜溜的小孩子,坐在坑沿上,“嗖”的一下就滑到水里去。虽说赶不上现在的漂流刺激,但绝对是过瘾的。
冬天,水坑结了厚厚的冰,能撑得住人,走上去绝对不用担心掉进冰窟窿。滑冰俗称“打滑溜里”,双脚在上面滑出几十米而不倒,也有一种挑战的幸福感;偶尔滑倒又被甩出老远,也会在同伴的笑声中爬起来再滑。
如今,这水坑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改造项目,政府投入几十万元,坑的坡沿都硬化了,四周栽上了景观树,半腰中架了水泥护栏,东侧设置了观景台,坑上面的大片空地安装了健身器材。傍晚时分,路灯亮起来,男女老少都来这里观景休闲。
老家的水坑,承载着童年的美好记忆,更见证着岁月的更迭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