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
首页
第01版:

让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

——我市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

■本报记者 唐修岳

本报通讯员 赵磊

2018年,对济宁和每一位市民而言,都是充满变革的一年。 2018年是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路高歌,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

初冬时节,寒风虽愈发冷冽,但只要漫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你我时刻都能感受到“创城”带来的“热度”,一份润物无声的文明情怀正在悄然改变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12月10日上午,新红星农贸市场,店铺鳞次栉比,车辆停放有序,地面干净清爽,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一年,菜市场变化忒大了,以前那叫一个‘脏乱差’,还散发着异味,再瞧瞧现在买菜好似逛超市,舒服!”家住任城区阜桥街道红星新村社区的“老济宁”苏阿姨为市场改造后的舒适整洁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市民的痛点就是改造的起点。为了告别“脏乱差”,我市把“菜篮子”工程与改善民生、优化环境、城市建设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同步协调推进,逐步实现了传统农贸市场向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了城区农贸市场管理制度规范、顶棚设计安全、排水设施畅通、消防设备齐全、厕所标准提升的目标要求,切实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如今,农贸市场俨然成为了城市新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我市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将提升群众幸福感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在新一轮创城工作开局之年,全市大力实施了“九大提升”行动,即市民素质、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社区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对“九大提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同时从中明确了50项具体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每月调度工作进展,现已全部完成。

在此基础之上,全市还开展了十二项专项整治活动,即车辆乱停乱放、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户外广告、公共厕所、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公交车出租车规范服务、农贸市场规范管理、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志愿服务、校园周边环境、网吧市场规范管理、社区小区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全力补短板、还欠账、抓整改。同时,全面实施了网格化和“路长制”管理,把主城区划为30个网格(兖州区单独划分网格34个),242个市直单位、182个区属单位包保10个街道、122个社区(村);374个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包保城区主次干道的386个路段,区级文明单位包保背街小巷,解决基础设施、环境秩序、宣传氛围、文明行为等问题。由此,不仅解决了从路上到路下、从路面到路边的综合问题,大幅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更为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大改善了城区的环境,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一座城市,环境是容貌,文明则是灵魂。济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一座名城,文明是永不褪色的城市符号。昂首向前,济宁的创城之路虽任重道远,但“创城”已然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

屏息静听,久久为功的创城旋律日渐嘹亮,带领着我们共同奔向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环境优美的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杨柳国际新城。■记者 杨国庆 摄

2018-12-20 ——我市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 1 1 日报 content_615563.html 1 让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