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首页
第05版:

仲裁机构是否具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案情简介】

张某于2014年1月1日进入A公司,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5年, 约定岗位为工程师, 每月工资3500元。后因工资待遇调整,双方一直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矛盾激化。张某继续工作至今年4月底,在未说明原因的情形下于4月30日自行离开公司,既未请假也无法联系上。6月25日,张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请求仲裁委员会裁决与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A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17500元。A公司认为目前双方之间仍存在劳动关系,不同意张某请求。

【争议焦点】

仲裁机构是否具有行使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裁决结果】

仲裁委员会对张某的仲裁请求不予支持。

【案件评析】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经平等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协议。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 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根据上述法条, 劳动者依据 《劳动合同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合同的另一方——用人单位提出, 而非向与合同无关的第三方——仲裁机构提出, 故对张某请求仲裁委员会解除劳动合同的仲裁请求不予支持。

此外,因张某尚未对A公司行使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双方之间仍存在劳动关系,张某要求A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无事实依据,故仲裁委员会不予支持。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8-12-19 1 1 日报 content_614703.html 1 仲裁机构是否具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