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李梅)2020年,面对异常艰难的国际市场形势,济宁海关充分发挥职能、技术和人才优势,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关系,扎实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推动济宁外经贸高质量发展。2020年,济宁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545.1亿元,其中出口386.1亿元,同比增长35.9%,出口增幅在全省排第3位。
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整理汇总海关出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特别是疫情期间的新优惠措施,到各县市区进行宣讲,累计开展减免税、自贸协定用惠、AEO认证等方面的业务培训16期,帮助地方政府和进出口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汇总征税”等改革,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要求,在最大程度上释放提效降费给企业带来的红利。
精准开展包保帮扶。选取太阳纸业、鲁抗医药公司等48家重点进出口企业,按照“分包认领、一包到底”的方式,分包给班子成员及相关业务科长。各包保组对包保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建立企业问题需求台账,想方设法分别予以解决。
精心培育认证企业。为使信用、守法、安全管理良好的企业享受更多的通关便利和其他政策优惠,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AEO信用培育,推动辖区高级认证企业增加到8家,一般认证企业增加至73家,另外将23家重点外贸企业纳入济宁海关信用培育企业名录。
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围绕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涉及的14个县区的重大项目,逐一研究帮扶措施,为重大项目量身定制“一区一策”“一产一策”“一企一策”,明确牵头部门密切跟踪服务。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综合运用关税、原产地、技术性贸易措施等政策,助力做强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指导企业运用中欧班列通道化解疫情影响。在推动济宁成为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支持梁山争创“专用车及零部件技术贸易措施评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