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武文华
战疫克时艰 奋进展宏图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张昭晖 本报通讯员 朱国涛 康宇 对于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而言,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极大考验了医院的应急能力。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任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健局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阻击战。在筑牢疫情防控关口的同时,医院坚持“以特色技术为先导,创建现代化和谐医院”发展方向,树立“给我一份责任,还您一身健康”服务理念,多措并举稳步推动复工复产,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健康中国梦·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最具特色骨科医院、全国最具公信力医院、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厅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展望2021年,在毫不放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将以更高标准、严要求规划未来发展蓝图,遵循“仁爱、敬业、严谨、创新”医院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促进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任城区疫情防控应急医院,承担着主城区部分患者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医疗救治以及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等疫情防控任务。2020年1月27日起,全院工作人员取消休假,到岗上班。医院成立了由医院党委书记武文华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组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感染控制小组、药品、物资供应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梯队。疫情期间,全院近50名医生、近200名护理人员、150余名保卫、后勤等行政人员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另有护理人员90余人次参加外派防疫工作。 与此同时,医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医心向党 守护健康”党建品牌为依托,打造“党建引领 暖医惠民”的党建服务品牌,通过深化党员示范岗创建、走访慰问、志愿者服务、优质服务创建等活动,吹响抗疫战斗集结号。 在抗疫过程中,医院加强院感防控,依据卫生行业标准和指南及时修订多项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加强疫情防控培训,开展理论知识考核,进行常态化应急演练,保障医务人员掌握科学、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技能。同时,严格规范设置感染隔离病房,与普通病房相对隔离。发热门诊、感染科等设备设施专用,避免与普通病人交叉。设施设备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按照规范进行环境消毒、物表消毒、终未消毒处置。在领导层面,医院实行院领导包保责任制,由分管院长带领进行全面督查,制订《疫情防控督导考核评估标准》,每周不定期督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并建立台帐,发现问题立行整改。 在医院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制度;在预检分诊处对就诊人员询问流行病史,对发热及从疫区来的患者,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严格做到不与其他患者交叉。同时,在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病陪人管理制度,对病陪人发放包括照片、个人信息的陪人卡,完成患者及陪人新冠病毒“三采”检测工作。 为更有效地开展院内防控,在疫情初期,医院腾空院内急诊科病房、脊柱关节病房、骨关节病房等8个病区107间病房作为留观病房。1月26日,医院发热门诊正式启用,并制定《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等相关流程。2月16日,在医院西侧改建总建筑面积828.59平方米的高标准发热门诊,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留观室配有独立的卫生间,设置四个诊室、三个负压病房。配备呼吸机4台、心电监护仪2台、专用B超1台,专用CT1台等检查检验设备。为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医院改造PCR实验室,配备4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日检测能力达到3200人份。积极开展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提高检测效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在做好院内防控的基础上,医院按照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对状元楼、凤凰西苑、贝楒、智选、名城、济宁能源训练基地6处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进行管理。期间,成立集中医学观察管理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医学观察、感染防控、后勤保障、督导检查五个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等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到位。 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基础上,3月18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上级部门验收,全面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工作,周末照常开诊,医院急诊、发热门诊均24小时开诊。正常开诊后,医院加强发热门诊管理,进一步规范预检分诊流程,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就诊患者身份信息管理。 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大力推广预约挂号。自3月中旬以来,门诊部大力推广使用微信小程序“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掌上医院”线上预约挂号系统。完善常态化防控举措。优化门诊布局,坚持一医一患一诊室,严格控制人流量,防止交叉感染,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多措并举 精准发力 促进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提升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日常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极大的困难,但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最终克服难关,各项工作取得顺利进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过去一年,医院持续加强学科发展,逐步有序开展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腕关节镜技术、肾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锁定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骨搬运技术的临床应用、玻璃体腔抗VEGF注药术、复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医院空白,提升了诊疗水平。同时,医院加强对科室的申报管理,内分泌科、肿瘤介入科成功申报市级重点学科,骨科成功申报为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完成爱婴医院复核工作,顺利通过市卫健委组织的专家组复核验收。 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加强专病门诊建设,在原有专病门诊的基础上新增设肾结石门诊、白内障门诊、糖尿病门诊、儿科黄疸门诊、戒烟门诊、哮喘门诊、肋骨骨折门诊、卒中筛查门诊、心律失常门诊、股骨头坏死门诊、乳甲病门诊,从而提供更便捷和更规范的专病专治医疗服务。为进一步做好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工作,医院将多学科综合门诊设立在机动门诊处,并设立甲状腺相关疾病、脑血管多学科联合、心律失常、妊娠期糖尿病、脑垂体肿瘤、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硬组织感染、肺结节、儿科多学科协作诊疗、泌尿系结石、中西医结合疼痛治疗、骨质疏松十一组专家梯队,提升各专业疑难杂症的诊治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该院以医务人员素质提升为着力点,大力开展业务学习培训,科室通过医护助手APP不定期发布学习视频、课件、考试题。通过培训、讲座、考试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而在优质护理服务方面,医院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护士行为,并推出26项护理创新项目进行评比。在5月12日护士节前后,该院举办护士节系列活动,评选出区优秀护士24名并进行表彰,以“主动服务,助力2030健康中国行”为宗旨,倡导做有“温度”的护士,以此加强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构建专业、标准、人文护理品牌。 作为任城区医疗龙头单位,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化医共体建设,打造任城区诊疗高地。在与南张、李营、喻屯、二十里铺、长沟等5家乡镇卫生院以及山推、樱花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共体”的基础上,增加了济安医院、古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成员单位。完成任城区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和任城区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并使用。与此同时,六大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癌症规范化病房均顺利通过市卫健委评审验收,通过优化诊治流程,提高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皳治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当中。 在互联网医院建设方面,该院深入提高信息化水平。经过前期互联网医院软硬件设施调试、制度建设、资料申报、模拟演示、流程问诊等工作准备,顺利通过互联网医院执业登记现场审查,于2020年7月备案登记。极大地推进了临床护理信息化建设,目前全院病房已使用移动护理推车、PDA终端等设备,并不断优化软件系统,实现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排班、护理质量、护士站系统、文档管理五大模块的初级使用。 强化医院安全管理,保障医院安全生产。医院进一步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强化岗位责任制,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过将年度检查、季度检查、月检查、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开展消防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生产知识普及、责任制落实、应急预案演练落实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设施等内容全面细致检查,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同时,强化完善消防预案演练力度,全年共演练47次、参加人数1500多人次、普及度达100%,确保医院安全运行。 深化改革,启动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积极参与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加强诊疗服务行为环节监管,确保医院公益性。加强医保监督,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活动。落实日常监管责任,发现问题持续整改,把医保各项监管工作常态化。 高点定位 绘画蓝图 砥砺奋进为党百年华诞献礼 站在新起点,展望新未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以更高标准、严要求,规划未来发展蓝图,促进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精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将是新的一年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精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规范发热门诊设置及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接诊、隔离留观工作流程,筑牢“安全防线”,重点深入排查住院患者及陪人,杜绝院内感染现象发生。为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疾病能力,医院将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通过有效的学科建设,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提高县域就诊率,达到慢性病有效防治和一体化连续服务的理想效果。 在提升医院发展内涵方面,医院将启动“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工作,促进管理体系持续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持续改进,提升专科能力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等核心竞争力。注重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申报骨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切实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积极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强静脉血栓防治管理体系建设。成立院内静脉血栓防治管理委员会和静脉血栓防治管理办公室。积极发展新技术新项目,比如肩关节镜手术、髋关节镜、胫骨近端高位截骨、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手术。 在党建领域,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继续严格落实党委班子成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担负起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提高党建品牌创建的活动力度,打造“党建引领 暖医惠民”的党建服务品牌,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确保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继续加强六大中心建设。力争到2021年,胸痛中心国家基层版通过验收。建立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服务体系,加强与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系,建立完善双向转诊、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康复一体的诊疗体系。创伤中心进一步完善多学科协作团队诊治制度,加大培养、建立稳定、高效的创伤救治队伍,提升多发复合伤救治成功率。以癌症规范化诊疗为基础,推动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策略实施,努力提升肿瘤康复、癌痛管理、临终关怀能力,推进肿瘤全过程管理,打造市级癌症中心。积极筹备资源,加快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创建。力争胸痛中心(基层版)顺利通过国家认证。 推进济北院区建设。作为市、区两级政府督导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济宁市任城新区医养结合(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北院区)项目的建设、落地,将为医院发展提供新动能。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将继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放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完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继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努力写出“大医精诚、济世安宁”的精彩篇章,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武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