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
首页
第03版:

大医精诚济苍生

——嘉祥县人民医院改革开放40年的变与不变

本报通讯员 孙亚文 金庆涛 杨枫

“我在县医院工作整整40年了,刚来医院时全是平房,百多张床位,病人多时只能住走廊,病房冬天没有暖气,夏天连电风扇也没有,更别想什么仪器设备了.......现在医院有了专门的病房楼、门诊楼,仪器设备已经换了几代,尤其是CT和磁共振等大型仪器,我想都不敢想.......”

说起四十年的变化,嘉祥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陈德寅感慨地说。在县医院工作的40年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了嘉祥县人民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史,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

40年救死扶伤,40年光辉历程。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正值青春勃发的嘉祥县人民医院顺势而为,勠力同心,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与城市建设相融互动。特别是近年来,新一届医院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以 “八大医院和三个中心”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质量、精细优质服务、改善医疗环境、拓展业务范围等核心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断深化内涵管理,立足服务、突显特色,实现了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院干部职工牢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始终践行“修身至贤、精医至善”的院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群众意识、廉洁意识;坚持专家立院、科技强院、民主理院、服务兴院的四大理念;大力弘扬四种精神:担当精神、创业精神、钻研精神、奉献精神;实施集体决策、分工负责、条块并举、科室主任责任制的科学管理体制。在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服务技术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1至10月份:门急诊量达49 万人次,同比提高12.34℅;收治住院病人29.8 万人次,同比提高10.3 ℅;完成各类手术9892台次,同比提高7.3 ℅;抢救急危重症病人2893例,同比提高9℅;门急诊次均费用259.7元,同比下降0.17元。

体量之变,改天换地铸新颜

改革开放40年来的阶段发展,给有着70年悠久历史的嘉祥县人民医院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医院医用建筑面积由40年前的5731㎡增至5.2万㎡,增长9倍;职工总数由40年前的183人增加到1126 人,增长6倍;临床医技行管科室设置由40年前13个增加到70个;开放床位由40年前的160张增至900张,扩大了6 倍;年门诊总量由18 万人次增至去年的54万人次,增长3倍;出院病人从3998人次增至2.4万人次,增长6倍……诸多重要数据几乎都实现了翻两番。

2002年6月,总建筑面积13000㎡的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2010年 6月,总建筑面积19157㎡的门诊病房综合大楼竣工落成;2017年6月,总建筑面积7800㎡3号病房楼投入使用;大楼均采用国际先进的医用建筑标准设计建设,中央空调、中心吸引、中心给氧、开放式护士站、呼叫对讲等现代化医疗保障系统一应俱全,导医标识指示清晰明确,实现了设计现代化、建筑智能化、装修环保化、病房人性化、环境园林化,时时处处都突显着“患者至上”的和谐理念。

2017年3月,投入7亿元,占地220余亩、规划14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张的县医院新区正式开工建设,目前,科研楼封顶,门诊楼、病房楼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三年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医院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新院区将建设成一座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的园林式现代化医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这曾经的看病“老三件”,如今早已“鸟枪换大炮”。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先后引进了西门子1.5T核磁共振、GE宝石能谱螺旋CT、高端彩超机、大型C型臂、口腔CT、DR拍片机、数字胃肠机、碎石机、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种腔镜、关节镜、高清电子胃肠镜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90余台套。器物之变,与时俱进,为提高医教研实力创造了优越条件,也为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根本保障。

机制之变,利民惠民是主线

40年来,医疗行业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单项到综合的体制改革,经历了承包责任制、院长负责制、岗位聘任制、社会医疗统筹等管理机制变革。作为全省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嘉祥县人民医院始终高擎利民惠民的鲜明旗帜,以干在实处的改革精神,坚定地走在医改时代的最前列。2017年7月完成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8月医院党委成立,设置纪委。建立健全了医院党委、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四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按照程序、规范有效运行,确保了医院重大决策及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铁心硬手,着力加强党风行风建设。以创建“制度严密、权力透明、财务规范、干部勤廉、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为目标,以“单位守廉、制度固廉、文教育廉、监督保廉、惩治促廉”为手段,开展廉洁医院建设,为群众创造舒适、舒心、舒服的就医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2017年6月成立了医院监察委员会,在院纪委领导下,将廉洁医院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药品、医用耗材、大型设备购置置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之下。落实廉洁行医制度,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激励制度,实行医德医风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分配、评聘技术职务、晋级、晋升挂钩。以网络、院报、院务公开栏、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把廉政文化融合于医院的业务、行政活动和职工的工作生活之中。增强全院职工反腐倡廉的自觉性,营造和谐的干群、党群、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和谐持续发展。

改革是医院发展进步的源动力。2010年以来,医院坚持以群众期盼和需求为总目标,自觉强化公益与服务属性,实施了药品零差率、先诊疗后付费、实名制就诊、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限价、抗菌药物应用整治、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惠民改革,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群众医疗负担大大减轻,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创新让医院发展进步充满活力。建设医共体,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该院与县域内7家镇(街道)卫生院成立县医院医疗共同体,服务范围覆盖全县80%的城乡居民。建立“1+X”医共体管理帮扶模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帮扶,切实提高了镇(街道)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了医共体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共同发展。10月底,医共体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4%,较去年同期相比提高6个百分点。组建医联体,提高“治大病”的能力。今年3月,该院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与济医附院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先后与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多所知名医院合作建立“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借助上级医院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临床医疗、技术支持等方面优势,聚焦聚力全县人民健康需求,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省内外大医院专家“面对面”的超值服务,有力推进了诊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服务。信息技术进步为医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医院持续加大信息化投入,积极打造“智慧型医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先进技术,打造数字化、信息化、自助化的医疗信息平台,先后建成了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自助打印系统、门诊呼叫系统、手术麻醉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网络心电和远程会诊、分级诊疗、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和危急值上报系统。加快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打通市县区域网络,落实同质化医疗服务,区域影像、心电、病理诊断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覆盖医共体内7家乡镇卫生院。与农商银行合作,在医院显著位置安装了40台银医通自助机,以自助服务为切入点,通过自助设备给患者提供自助服务,开通身份证、银行卡、就诊卡、医保卡就诊,实现诊间支付服务,进一步简化患者就医流程。与广电网络公司深度合作,通过有线电视平台,开展健康宣教、名医推介、形象宣传、技术展现、预约诊疗等服务。

人事之变,代有名医领风骚

人才是医院发展进步的“发动机”。作为区域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与一体的嘉祥人民医院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医学院、济宁卫校等多所高校的教学实践基地。

改革开放40年,嘉祥县人民医院更是名家辈出,群星荟萃。医院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引进、培养、选拔并举,积极打造人才成长平台,努力构筑“人才高地”,通过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代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竞争上岗、骨干人才竞聘等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高水平人才为核心、梯队结构合理、整体优势明显的人才聚集模式。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战略措施,加强人才招引,构建学科团队。长期聘用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大医院的专家来院进行医学知识讲座,三级查房带教、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近三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20人,派出21人到北京、济南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多次举办大型市县级学术会议,促进专业发展,扩大学科影响。不定期参加各类学习班、学术会议,学习新观念、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

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根据工作需要,按规定自主制定岗位设置和招聘方案,经过公布简章、网上报名、笔试、面试、考核、体检、录用环节,向社会公开招聘备案制人员。2017年向社会公开招聘备案制人员62名、临时用工36名,2018年向社会公开招聘备案制人员92名、临时用工30名,缓解了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压力。

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在分配上,制定了以提升职工积极性、群众满意度等为考核指标的分配机制,以“强化管理、突出诊疗、加强一线、重视年资、尊重贡献”为指导思想,按照医疗、医技、护理和管理四个系列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探索实行了三类工资体系,即协议工资、绩效工资和年薪制。新进人员执行协议工资;主力人员实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考核以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为核心,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对高级人员实行年薪制,以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主要考核目标。通过薪酬改革,稳定了人心,激发了干劲,提高了品味。

目前,现有干部职工112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00人,占全院总人数的88.8%。高级职称人员99人。济宁市名医6人,济宁市知名专家3人,济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嘉祥县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嘉祥县首届祥城英才7人,先后有100多人次荣获省市县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学科之变, 妙手仁术济苍生

改革开放40年来,嘉祥县人民医院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临床为轴心”的医疗价值观,大力实施“专家立院、科技强院、民主理院、服务兴院”战略,专注于精细化管理以及学科建设,完成了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增长的嬗变。

1982年被评为“全省医院管理工作县级医院第三名”,1995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爱婴医院”评审,2014年10月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医院从此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全院上下强化工匠精神和精品理念,有效运用PDCA、QCC、RCA及追踪方法学等质量管理工具,不断加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五位一体”的标准化建设,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执行力不断提高。

多年来,该院坚持“育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三名思路,积极引进推广“适宜技术”,加快学科建设与管理,以求精创新驱动学科进步,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家、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格局。医院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医院先后成立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等17个相关组织,优化了人员组成,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流程,保证了工作运转及时、有效、方便、快捷。围绕影响医院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将18项核心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核心制度的培训、考核、检查、督导,在围手术期管理、安全核查、会诊管理、重症管理、输血管理、危急值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医院内分泌、普外、神经内、心血管内、骨科、消化内、耳鼻喉、儿科、妇科、产科等10个科室为济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专业。神经外科为济宁市重点专业,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脑出血微创治疗技术被省卫生厅列为第三批卫生强基工程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并获济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以来医院先后组建了重症医学科、介入导管室、胃肠肝胆外科、乳甲血管外科、骨创伤手足外科、骨关节脊柱外科、消化内科、肿瘤血液病科,扩建儿科二病区。2018年7月呼吸内科顺利通过PCCM建设验收,进一步提高了呼吸危重症的临床救治能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已基本建设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癌症中心正在积极筹建过程中。

学科建设带来了诊疗技术的日新月异。近三年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经股动脉插管全脑动脉造影术、脑及颅内血管畸形栓塞术、经皮选择性静脉造影术、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食管、胆道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消化道早癌诊断术、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术(PTCA)、肺穿刺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2017年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专业有27个专业,90个病种。目前,将管理病种更新为150种,并对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成员进行更新。

宗旨不变,救死扶伤弘大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40年继承创新,嘉祥县人民医院的变化让人震惊和叹服,然而不变的是永远充满激情的创业精神,以及悬壶济世的杏林情怀。

医道、医德、医术、医风,是构成医院文化的四大基本要素。在每一次体制机制变革中,医院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2017年2月,院长王乃翠上任伊始就确立了“仁爱、担当、谦恭、节廉、忠诚”为职工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敬业爱岗、自强不息、关爱病人、廉洁行医”的12字行医准则,制订了“十要九不准”工作守则,引导医务人员坚守道德的底线,以高度的同情心真诚服务患者,把服务根植于我心,把形象植根于民心。医院面向社会征集确定了《院徽》《院歌》《院旗》,打造了医院形象的新名片,极大提升了医院文化软实力,“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医院文化和医院精神的核心与脊梁。

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嘉祥县人民医院不断创新门诊流程管理和优质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医疗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苦练“内功”提效能。简化门诊流程,完善规范门诊叫号系统,严格落实“三增一禁”工作制度;积极推行预约诊疗,有效解决门诊“三长一短”;率先开通自助服务系统、“微信支付”等快捷平台,医院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推行居民健康卡“实名制就诊”,实现了“一卡通行”,集“诊前、诊中、诊后”于一体的全新“智慧服务”平台,让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医疗服务是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民生工程。多年来,医院始终以超越患者期待为动力,积极培育优质护理理念,全面推行精细化、人性化、亲情化、舒适化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覆盖率100%。为提升病人就医感受,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2018年新建“一站式服务大厅”,整合住院处、医保结算、转诊服务、门诊退费、病历复印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照护,把温馨服务融入到医院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医院引进第三方,提供导诊、导医、礼仪、陪检、标本配送、药物配送等服务举措;医院积极实施“健康大回访”计划,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全院36个临床科室出院病人回访率均达到100%。

责任不变,热心公益勇担当

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更要关注惠民。40年来,嘉祥县人民医院以关注民生为己任,不断完善管理思维,医院服务功能已从单纯的医疗救治,转变为更加注重预防保健、医院感染管理、扶贫支农救灾等公益服务,真正做到了执医一方、造福一方。

岁月流转,使命未变,嘉医人勇担社会责任的追求始终不改。在党国需要的时候,他们总会挺身而出。曾几何时,2003年“非典”袭来,全院200名医护人员置生死于不顾,主动请缨参战抗击“非典”;曾几何时,5.12汶川大地震举国同悲,抗震救灾医疗队发扬大无畏精神,用生命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中抢救伤员、支援灾区重建;曾几何时,在金屯镇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H7N9禽流感全球暴发等重大突发事件来临他们始终冲锋在前,严防死守……,充分体现了广大医务人员对社会责任的绝对担当。40年来,该院涌现出一批批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有几十年如一日已近古稀之年仍坚持在门诊的老专家;有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抗击突发疫情灾害的青年才俊;有远赴新疆,在艰苦环境中施展才能的热血男儿;有甘于寂寞通宵达旦埋头于临床与科研中的专业技拔尖人才……

为民排忧,履行社会责任。医院不断深化“先看病后付费”“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等惠民利民工作,积极为困难患者捐款、减免医药费。广泛开展“医疗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服务活动。成立“1+1+1”(县人民医院重点科室医生1名+护士1名+村医1名)模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83个,提供个性化服务。1-10月份,组织各类义诊26次,完成高考体检7000人次、群众健康体检24512人次,充分发挥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共享医院改革成果。

追求不变,创新发展绘蓝图

波澜壮阔的40年,既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坚韧不拔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发展史、令人自豪的光荣史,更是一部弘扬医院精神、传承价值理念、引领创新发展的文化史。

漫长岁月里,嘉祥县人民医院迎风破浪,勇敢逐梦,坚定地实践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描绘着壮丽的华美诗篇,也塑造了与时俱进的大医风范,医院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8,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已然来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始终追求“ 修身至贤、精医至善 ”的嘉医人,怀着锐意创新进取的自信和勇气,再次谋篇布局开启了新的长征。

创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院党委制定了“8341”发展战略。实施八大医院建设:学术医院、平安医院、温馨医院、廉洁医院、智慧医院、文化医院、园林医院、一县一院,全面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搭建三个中心:物流管理中心、量化管理中心、群众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四种能力: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急诊急救和应急救援能力、平台承载能力、公共卫生及社会服务能力 。实现一个目标: 打造全省一流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三级综合医院。

确立了“十年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是到2022年新院区搬迁前,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八大医院建设”全面开始规范化建设;第二步是新医院启用到2025年底,内涵形象大提升,办成一所环境优美、规范高效、技术精湛、服务一流、政府认同、群众满意的医院;第三步是2025年到2028年底,打造全省一流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三级综合医院。

回眸历史,荣耀无限,直面新时代,豪情满怀。改革开放40年,嘉祥县人民医院成就太多太多,值得书写的也太多太多。先后被授予“国家爱婴医院”“省文明单位”“济宁十佳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医院”“济宁市十大品牌医院”等荣誉称号。

40年辉煌成就,40年生动实践,嘉祥人民医院谱写了一曲以改革促发展的壮美史诗。如今,意气风发的新一代嘉医人,正吮吸着70多年的历史馈赠和传统医风,秉持着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向着省内一流县级医院的宏伟目标执着挺进,用大爱、用激情、用责任,续写着人民医院崭新的梦想华章!

2018-12-10 ——嘉祥县人民医院改革开放40年的变与不变 1 1 日报 content_610332.html 1 大医精诚济苍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