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8日
首页
第02版:

太阳之光

——记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洪信

■本报记者 徐斐

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创会会长;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95全国创业之星、庆祝共和国六十周年最受尊敬的企业家60人、首届中国儒商、济宁功勋企业家、RISI亚洲最佳CEO……这些荣誉都属于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洪信。

1982年,李洪信带着全村父老乡亲的嘱托,依靠3万元贷款,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创业之初,企业只有30余人,既无资金购买设备,也不懂造纸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洪信带领创业团队白手起家,从最初购买厂家淘汰的纸机部件、在废铁堆里找零件,到购买制造厂烘缸,自己设计、自己焊接、自己拼装。李洪信带领大家摸着石头过河,背着煎饼、咸菜到最近的泰安造纸厂学习造纸技术,然而大半年一直生产不出纸来。李洪信始终不放弃,不断学习技术工艺,寒冬腊月浆料易凝固,他穿着棉衣带头往浆池里跳,用身体搅动浆料。凭着不服输的拼劲,企业终于生产出了第一张纸。

1994年,李洪信了解到,涂布白纸板的进口量达到我国全部纸张进口的49%,大量金钱流进了外国人的口袋。于是,李洪信决心发展自己的包装工业,与“洋造纸”一争高低。1994年,太阳纸业高起点上马了年产5万吨高档涂布白纸板生产线,大大缓解了国内产品的紧缺矛盾。在这个项目中,李洪信大胆地提出全部采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以节约投资。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创造出了用国产设备生产高涂布白纸板的奇迹,产品质量与进口设备生产的产品相媲美,深受市场欢迎。

2006年11月16日,李洪信带领太阳纸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2年,李洪信提出并制定了企业发展的“四三三”战略,把生物质新材料、生活用纸“快消品”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同时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老挝30万吨化学浆、美国70万吨生物质精炼项目,企业发展开始迈向国际化。经过36年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目前太阳纸业已经成为中国500强企业,世界造纸前40强,公司资本增长到300多亿,产能从当时的年产500多吨,增长到现在的750多万吨,拥有300多项发明专利,多项世界首创技术,累计为国家和地方贡献税收100多亿元,为中国造纸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李洪信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反哺社会,累计捐款捐物达到2亿多元。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2009年以个人名义捐款1亿元用于兖州新一中建设;2010年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 2017年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号召,为精准扶贫工程捐款300万元;2018年捐款2808万元,支持当地消防公益事业的发展。1996年起设立“太阳杯”奖学金,对每年的优秀高考毕业生进行奖励,目前已经累计奖励学生200余人,累计奖励金额100多万元,自2010年开始,又决定为金榜题名的职工子女召开欢送会,颁发高额奖金,勉励他们早日成才,建设国家。除了社会捐赠,李洪信积极肩负起环保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公司累计投入56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使企业所有环境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2018-12-08 ——记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洪信 1 1 日报 content_610102.html 1 太阳之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