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4日
第04版:

增添发展新动能 谱写服务新答卷

——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2020年工作综述

通讯员 刘玉珊 孙昂

2020年,济宁税务工作在重重挑战中递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全市税务系统统筹抓好组织收入和减税降费工作,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9亿元;

——协助企业提高产品出口退税率,相关做法获得省委书记刘家义的批示肯定;

——5G智慧办税服务厅被评选为山东省样本办税厅,“非接触式”办税业务占比达96.19%以上;

——345名业务骨干组建税收专家团队,服务企业数量达到443户,帮助享受税费减免4.3亿元;

——推出41个制度创新项目,建设9个创新平台,“农产品征退税一体化平台”正式投入运用并在全省推广。

拼搏与奋斗同在,担当与责任同行。回望极不平凡的2020年,全市税务人紧盯济宁改革发展目标,闯关夺隘、勇毅前行,充分发挥税收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着税收动力。

举旗帜 党建统领建模范机关

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讲政治是税务干部的第一责任。2020年,全市税务系统把模范机关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牢。济宁市税务局党委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在模范机关创建中切实提高税务干部政治敏锐力,时刻保持政治定力,努力打造模范机关创建的济宁税务样本。

为此,济宁市税务局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强政治建设的“必修课程”,党委班子成员和各个支部每月固定时间开展专题理论学习研讨。

“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我个人进一步加深了对税收现代化的理解,对做好办公室工作以及服务全局性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济宁市税务局办公室党支部书记胡庸民作为全局五星支部的代表,对政治学习有着很深的感触。据统计,全市税务系统各级党组织2020年累计开展专题理论学习120多次,市局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班1期,市局领导赴基层开展理论宣讲14次。

理论学习的标准化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税务干部的政治觉悟和行动自觉。一年来,对标“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总目标,全市各级税务机关积极行动,把支部建设、党性教育和廉政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内提素质、外树形象。

在泗水县税务局,通过“支部共建+扶贫联动+税收合作”的模式,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党员干部担任“乡村振兴联络员”,既宣讲了税收政策,又做到助农服贫,展现出税务机关良好形象。在嘉祥县税务局,党员干部组建税收宣传队,到定点联系企业和帮扶村居开展税收政策和社保费征管改革宣讲,让基层百姓加深了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济宁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燕利表示,“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党建引领‘三融合’,就是将促进党建主体责任与税收改革发展目标相融合,党的组织建设与重点工作攻坚相融合,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与激发队伍活力相融合,牢牢把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核心,积极创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税务机关,突出了税务机关的政治属性,增强了党员干部战斗力和凝聚力。”

聚“四力” 攻坚克难助经济发展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2020年税务部门头等要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市税务系统按照税务总局“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要尽力”的要求,切实把服务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党委专门成立6个专项工作组,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助力复工复产达产等工作。一年来,市局多次制作《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支持政策指引》,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活动;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面对面倾听纳税人意见建议;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服务,开展视频辅导;发挥“数据资政”作用,运用税收大数据,深入分析经济运行动态,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聚“四力”之效,彻底激活了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为克难奋进带来勃勃生机。在金乡,税务部门协助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高了三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让企业增加了近4800万元出口退税款,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济宁交通运输集团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集团基本停止运营。税务部门为企业制定了“一户一策”式税费优惠方案,企业享受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各项税费减免662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经营的困境。

在兖州,税务部门对山东欣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实行“点对点”税收帮扶,企业财会人员在公司里面享受到上门辅导服务,优惠政策享受足不出户。同时,得益于出口退税办理速度的全面提升,该公司14万元的出口退税款不到一天就退到位,让欣达医疗既减了税,又退了税,减轻了不少融资压力。

全市税务部门按照“四力”工作要求,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全年累计推送优惠政策7000余条,受惠纳税人220万人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9亿元;举办各类直播培训90余次,受益纳税人2万余人;非接触式业务占比达96.19%,232项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全部落实到位,企业开办涉税办理时限由1天缩减到2小时;千余名干部职工参加社区联防联控,市局机关74人参加市直党员突击队,67人收到街道(社区)发来的感谢信。

优服务 多措并举优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生产力。面对压力重重的2020年,全市税务系统把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作为纾困解难的“无形手”,切实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新高地。

过去的一年,全市税务系统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4类25项96条便民办税措施;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全力打造5G智慧办税服务厅,建设“9分钟便民办税服务圈”;对29项日常办税业务实施容缺受理,实现了“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正逐渐成为济宁市发展攻坚的软实力。

任城区办税服务厅是全市首个5G智慧办税服务厅,在这里,纳税人缴费人实现了刷脸办业务,享受智能机器人全程导税服务,利用远程交互系统可实时连线税务干部解答疑难问题,轻轻点击手机或鼠标,就可以办理90%以上涉税业务,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化、科技化和便利化。而在邹城,纳税人缴费人同样可以享受到全流程自助办税缴费业务,发票领用、税费申报、业务咨询等业务只需一台自助办税机就可解决。

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兖州区税务局全力搭建“9分钟便民办税服务圈”,在10个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增设“税务智能微厅”,纳税人缴费人在智能微厅可办理95%以上涉税业务。兖兴建筑公司的会计贾文聪在智能微厅办理完延期申报缴税业务后非常高兴,她表示,智能微厅进驻乡镇,一抬脚就能就近办理业务,少了去市区来回跑的时间,十分方便。

提升税收治理能力是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全市各级税务部门以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为导向,不断优化税收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2020年以来,纳税信用等级成为金融机构为纳税人核发贷款的主要参考指标,银税互动模式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渠道少等问题逐步解决。去年5月,邹城市益诚机械有限公司在税务干部帮助下,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获得了“银税互动”专项贷款200万元,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获得了发展资金。

一年来,全市各级税务部门还积极探索在数字化管税、智能化审批、全流程风险防控等业务,为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提供了济宁税务方案。

强保障 实事求是推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行稳致远。按照省局“制度创新年”工作部署,全市税务系统积极行动,在总结经验中加强创新,在制度创新中寻求突破。确定多个创新项目,大力实施“梯队培养”“雁阵培育”,多项创新进入成果转化阶段,纳税人缴费人也从制度创新中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济宁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栋表示,“开展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进行流程再造,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项目,打造最优的税费监管流程,提供更好的办税服务体验,让纳税人缴费人真正获得制度创新带来的实惠。”

“济宁市农产品征退税一体化平台”便是在制度创新中诞生的一个全新税收监管平台。该平台立足于济宁市农产品交易现状,对大蒜等出口农产品实施全流程税收风险监控,做到了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全程监管。济宁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局长陈世信介绍说,“通过该平台,我们可以监控到农产品从收购到出口的各个涉税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为纳税人开展风险提示、受理出口退税业务,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

除了平台的便利化,还有服务的人性化。按照制度创新要求,全市各级税务机关挑选业务骨干、公职律师和系统内注册税务师组建起税收专家顾问团,用智库力量为企业“把脉问诊”,助力企业稳健前行。鲁商地产在今年遇到销售回款慢、成本增加等困难。经开区税务局税收专家顾问了解情况后,为企业制定了“一户一策”税收帮扶方案。在税收专家协助下,企业如期拿到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扶持企业的税收优惠证明,并为企业办理了397万元的税款延期缴纳业务,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在微山,制度创新围绕着个性化服务展开,税务部门开发了“多税联评”平台,对重点税源企业逐一梳理可使用的税费优惠政策,开展“点对点”政策辅导。在泗水,税务部门加强同地方各部门的交流合作,与当地法院建立起执法协作机制,成立了全省首个税务行政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通过协作联动,全面落实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的政策,推动破产、执行转破产案件处理,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一大批重点项目在全市各地集中开工。各地主动对接重点项目,积极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在曲阜,当地税务部门制作了“特别联系卡”,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税源企业实行“特事特办”“税事快办”,纳税人办税成本和办税负担大大降低。在汶上和嘉祥,税务干部针对重点企业容易发生的涉税风险进行排查梳理,实现了风险提示定向推送,让企业经营少了后顾之忧。

大道展旌旗,花开别样红。一年来,制度创新平稳推进。全市32个省级优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51亿元;20个省级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57亿元;税务部门制定139个重点企业税收解决方案;累计开展269次定向联络;进行流程再造9处,完成平台建设9个,制度创新为全市企业提质增效促改革注入了全新动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十四五”,济宁税务人踌躇满志、激情满怀。未来一个时期,税务系统将紧扣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锚定走在前列这个目标,抓实服务和监管两大主业,强化制度创新、队伍建设、基层建设“三个保障”,为济宁市打造鲁西南经济发展新高地持续贡献税务力量。

济宁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良表示,“‘十四五’时期,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税收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围绕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四个方面积极行动,为更好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推进税收事业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无限努力,创造税务价值。”

2021-01-24 ——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2020年工作综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0879.html 1 增添发展新动能 谱写服务新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