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文史馆一角
政协文史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特别是政协文史工作新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建设济宁市政协文史馆,是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更好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凝心聚力的重要创新举措。市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文史馆筹建事宜,以打造资政育人、凝心聚力高地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努力把文史馆建成全市标志性的文化工程、德政工程,努力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政协系统有一定影响力、全市文史馆藏和学术研究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关心支持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市政协文史馆已于2020年12月下旬正式向公众开放。
文史馆筹建设始终秉持“政治高度、历史深度、政协特点、济宁特色”的建馆理念,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孔子故里建设成首善之区”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认识、把握文史馆建设的意义、性质和定位。组建多方面专家学者为成员的文史馆建设专家组,吸收借鉴国家级展馆展陈的特色亮点,不断完善方案,优化提升文史馆建设的布局谋篇和整体功能。制定出台《济宁市政协文史馆管理办法》,明确政协文史馆作为“人民政协存史研究、资政宣传阵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情教育基地,人民政协对外交流、团结联谊高地”的职能定位。根据这一定位,市政协文史馆内部设置三个功能分区,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人民政协展》永久性展陈区,面向社会各族各界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人民政协光辉历程;文史资料和史料文物库房功能区,建成了高标准、规范化库房;文史研究与人民政协团结联谊功能区,配置文史研究室和民主团结会堂等必要设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人民政协展》开放以来,着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故事,讲好济宁故事,在增进社会各界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解把握,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爱党爱国热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政协《工作通报》转发了我市文史馆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省政协副主席郭爱玲在出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人民政协展》暨济宁市政协文史馆开放工作座谈会议时,要求济宁市政协在全省发挥好走在前列、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山东孔子故里在文化文史领域的话语权和引领力,为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政协贡献。
市政协将按照省政协和市委要求,持续推动市政协文史馆建设补齐短板、提档升级,完善功能、发挥作用,构建人民政协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履职平台,创建全国一流政协文史馆,努力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在全国文化文史领域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美誉度,为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更广泛地汇聚人心智慧力量。(王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