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鲍清华 包庆淼
2017年4月,14名来自7个不同县直部门的驻村工作队员,组成泗水县圣水峪镇驻村工作队,他们承载着组织的重托,怀揣着春天的希望,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生活。驻村一年多来,他们始终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光荣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用真情与实干展现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切情怀,书写了驻村干部的华丽篇章。
抓班子,带队伍,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去年以来,圣水峪镇驻村工作队以每月基层党组织活动日为载体,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凝聚基层组织战斗力。两年的时间,评选出党员先锋户42户,培养后备干部21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50余次,建立各项规章制度10余项,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规范了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了帮扶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自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到村以来,村里党员参与村里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大家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着群众一起干,我这个支部书记比以前也好当多了。”东仲都村支部书记李宝玉自豪地说。
抓班子带队伍的成效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驻村期间,圣水峪镇驻村工作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7个村庄量身定做“党建+扶贫”发展规划,确保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县委宣传部驻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工作组以“党支部+合作社+示范基地”的运营模式,投资200余万元建设樱桃、百香果和木耳大棚,带来集体增收20余万元;县农商行驻西仲都村工作组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投入扶贫贷款180万元用于肉牛养殖,收益给贫困户分红;县安监局驻西卸甲河工作组投资20余万元建设手套加工车间,解决2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问题……以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以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7个驻村工作组以“党建+”做活脱贫攻坚大文章,推动了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使贫困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驻村帮扶期间,各工作组紧紧抓住部门优势,借势发展,为帮扶村注入雄厚力量。2017年,县畜牧兽医局驻圣水峪镇大峪口村工作组为本村12户贫困户发放鸡苗、饲料等,并为他们提供饲养技术指导,实现了输血到造血的转换。县委办公室驻王家沟村工作组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举办喜迎十九大“我在泗河讲儒学”孝善文艺汇演,为村民送去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县安监局驻村工作组发动身边同事和亲朋好友爱心捐款,为16个学生每人发放了1240元的助学金和一些生活用品……7个驻村工作组充分借助各部门单位优势,凝聚帮扶合力,实现多点开花。两年来,共落实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开展文化下乡活动40余场次,为400多名儿童送去图书845册,文具盒和书包各400余个,为120余名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实现了借势发展,密切了帮扶单位与帮扶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