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4日
首页
第03版:

一面墙,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村从2016年开始,打造了我们县第一个红色广场、第一个红色讲堂、第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其目的就是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广大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在汶上县中都街道南周村,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应和着小村落的生态之美,让这座著名抗日烈士陈伯衡的故乡走出了一条“依靠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景点,让闪亮的文化新名片在抗日英雄的故乡代代相传。

南周村是全国著名500名革命烈士之一陈伯衡的故乡,据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南周村就先后涌现9位烈士。而直到今天,该村还是保留着参军、拥军的热潮。在村里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宣传墙,把红色故事渗透进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八大主题精神,以及讲述了陈伯衡壮烈的一生的故事都被手绘到了墙上,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吸引村里的年轻孩子来参观阅读,进而从英雄的故事中获得鼓舞。”汶上县中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下派工作队队长刘加志介绍说。

另外,南周村还开办了汶上县首家红色文化讲堂,邀请党史研究室专家、抗美援朝老战士上台现身说法,陈伯衡的故事、雷锋的故事、抗美援朝的故事……一个个的精彩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讲述着红色文化。“红色讲堂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立足村里实际,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争做时代新人。”刘加志说。红色传承是宝贵财富,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唱响红色文化主旋律,建设红色文化高地,拓展红色文化产品,创造性地运用红色旅游的发展形式,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红色文化产业链。

而中都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勇则向记者说:“厚重的红色文化,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激励中都街道人民,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挖掘、弘扬并合理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让红色基因成为全街道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全力决胜脱贫攻坚的新长征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记者 鲍童 通讯员 庞国奎

2018-12-04 1 1 日报 content_608410.html 1 一面墙,传承红色基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