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曲阜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五年来,曲阜市以“继承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按照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要求,从细、小、实处入手,着力在儒家传统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结合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阜实践,促进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了曲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百姓儒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开展儒学“六进”行动。实施“一村一名儒学教师”工程,分类编写儒家文化教学大纲,招募500余人的儒学讲师志愿者队伍,在全市675所彬彬有礼教育学校、405个孔子学堂常态化开展儒学培训,使儒学从庙堂之上走入寻常人家。
举办“百姓儒学节”活动。坚持“百姓设计、百姓组织、百姓参与、百姓评判”的原则和“精品、精湛、精细”的理念,深入挖掘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百姓实际生活相结合,创新化、常态化、品牌化举办“百姓儒学节”活动,现已成功举办四届,超过23万人次参与朝圣祭孔,8万余人次进行经典诵读,47.8万人次参加文明礼仪大培训,真正让老百姓当主体、唱主角,热爱儒学、传播儒学、讲好儒学,让儒学融入生活、让生活成为风景,为曲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道德支撑。今年10月31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百姓儒学节”启动仪式,目前四大系列20项活动正在稳步推进中。
推出免费游“三孔”举措。创新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陆续推出曲阜市民和孔子后裔、中小学生、全国教师等特殊群体免费游“三孔”举措,率先推出“三孔”景区降价举措,着力发挥“三孔”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化载体作用。2014年以来,20万曲阜市民办理了免费游市民卡,享受免费游“三孔”人次达395万。
践行“核心价值”理念,激活传统文化“精神基因”
深入推进“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实施“勤善公和”四大工程,开展干部儒学修身计划,打造“儒韵清风”廉政品牌,在中组部和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使用干部政德学院,2016年以来共承接各类班次1075期5.9万余人次。目前,规划占地670余亩的济宁市干部政德教育新院区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创新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设计开展“爱聚孔子故里”“诚播文化名城”“孝传千家万户”“仁撒和谐社会”4大主题64项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德耀圣城——最美曲阜人”“十佳儒学讲师”“百佳孝星”“厚道儒商”“美德游客”评选活动,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26支,注册志愿者32180人,实现“善行义举榜、主题活动、示范创建”三个全覆盖。
培育孔子故里好家风。建成中华传统家风(曲阜)文化园,深挖儒家廉勤文化资源,设计开发体现廉洁主题的文创产品,传承鲁地圣贤、儒风大家的治家格言和家风故事。制作《诗礼庭训传家久》专题片,编印《儒风大家·家道传承——中华传统家风集萃》丛书,作为党员干部修身培训教材。组织开展孔子故里好家风“十个一”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做事,1万多个家庭参与写家训、晒家风活动,百姓明理崇礼、诚信守法、勤劳敬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创新举办“书记·廉洁家风课”,党委书记为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讲家风、谈家训,动员领导干部的“另一半”监督领导干部的“另一面”,《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了这一做法。曲阜“廉洁城市”建设项目荣获首届“中国廉洁创新奖”提名奖。
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在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诚信建设、文明习惯养成上下功夫、做文章,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有了大幅提升,曲阜现已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曲阜连续三届荣获“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称号。
加快推进诚信曲阜建设。建设“诚信曲阜”网站和曲阜市社会诚信管理系统,全市55.1万16周岁以上市民、6.8万个企业单位法人、478个社会组织和636个机关事业单位法人已全部纳入“诚信档案”,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部诚信主体、所有诚信信息类别、全市所有区域和诚信产品应用广泛的社会诚信体系。结合诚信体系建设,曲阜着力做好企业金融风险防控,截至9月底,曲阜市不良贷款率压减到1.78%,位列济宁市第2名。
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掘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突出新时代、新思想、新农民、新生活“四新”主题,建设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普服务、健康服务“五大”平台,做细做实理论宣讲、政策宣讲、文明传播、文化惠民、教育关爱、科普、法律、健康等“八支”志愿服务队伍,用足用好“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先期打造3个片区20个试点村的实践中心阵地,打通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创出了曲阜特色,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成功纳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0个试点城市。专门列支2000万元作为经费保障,目前,曲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开。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文明行动重点工程满意度电话调查成绩,曲阜位列全省第10名、全市第一名。
践行“德法兼治”理念,做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结合
品牌化推进“和为贵”调解室建设。继承和发扬“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思想精髓,在12个镇街、457个行政村和民生部门广泛建立“和为贵”调解室483家,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途径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推行“民情夜会”制度,创出矛盾调解新机制。目前,全市“和为贵”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51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被评为“孔子故里的农村版‘小法庭’”。
创新推进“乐和家园”建设。积极倡导“仁者爱人”“远亲不如近邻”等传统理念,在15个村试点建设以村民为主体、传统文化为主脉、社工服务为主力的“村党支部+乐和家园”,推广以“耕、读、居、养、礼、乐”为核心的“新六艺”,带动群众10万余人,有效淳化改善了民风,逐步探索建立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乐和家园”经验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社区100例。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党建。探索推行“党建+儒家文化”模式,在全市打造11个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基层党建示范点。在机关事业单位,打造卫计系统“儒医先锋”和教体系统“杏坛先锋”等4个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在企业,打造天博汽配、东宏管业、孔府制药等3个党建示范点。
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曲阜立足儒家传统文化,把精神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性举措,大力开展以文化扶贫引领精神扶贫,以精神扶贫引领脱贫攻坚“两个引领”行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2016年,全市10个省重点扶贫村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7478户、12593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今年7月份和9月份,国扶办和中办研究室分别来曲阜开展专题调研。曲阜荣获2018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用优秀传统文化指导“放管服”工作。深入挖掘儒家民惟邦本、为政以德思想,以创建“全国一流政务服务平台”为目标,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规格配置、高品质服务、高效能管理,推行“马上就办、一次办好”改革,投资3亿元,建成投用了2.7万平方米的新为民服务中心,推出“容缺模拟加并联”审批模式,实现了“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完成,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用时控制在26个工作日”的目标。
践行“融合发展”理念,繁荣发展儒家特色文化产业
助推文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全力支持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建设。
推进全域旅游进程。树立全域化体验理念,建成蓼河十里儒家文化旅游观光带和全国第一个文化国际慢城等项目,投资30亿元的尼山圣境一期9月28日盛大开园,国庆黄金周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孔子博物馆、万豪酒店、三孔彩绘、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孔子博物馆于11月26日开馆试运营。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以“文化+”理念为引领,着力发展儒家文化特色产业,扶持培育三孔旅游、孔府印阁、儒源集团、书香曲阜等特色文化企业,丰富提升孔子研学旅游,传承创新儒家饮食文化,孔府菜作为主打菜品在上合(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惊艳亮相。目前,曲阜登记在册的教育培训、文创产品、园林古建、孔府饮食等各类文化企业共有10大类、956家,实现了文化与旅游、教育、培训、餐饮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曲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6亿元,占GDP比重为5.75%。
举办系列重大活动。圆满完成央视春晚曲阜分会场直播、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直播、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真正体现了中国形象、齐鲁风格、曲阜特色;曲阜被确定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永久会址;用心讲好“儒学故事”,全力推动“孔子文化走出去”,坚持大手笔、大格局、大气魄,积极打造“南有博鳌、北有尼山”的国际级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推进创建孔子大学,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儒学研究中心,不断提升曲阜文化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