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确保根治欠薪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泗水县人社局集聚合力、多点发力,全力推动治欠保支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推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
一站式服务暖人心。在泗水县为民服务中心人社服务窗口,标牌设立农民工维权服务岗位,选派熟悉法律知识、熟悉人社政策、为民服务意识强的业务骨干担任,集中受理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的举报、投诉以及调解、仲裁申请,“第一时间”倾听农民工诉求。通过耐心倾听、积极引导、调解处置、分类移交等方式,保障农民工“投诉有门、举报有果”,让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不走弯路、少跑腿,精准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
双平台监管保落实。全力推进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推广应用,确保工程造价400万以上的在建项目应纳尽纳,实名制、考勤设备、专户开设、银行代发4项考核关键指标100%全覆盖。在省监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小项目、小工程易发频发欠薪案件的实际,打造小项目监管平台,将400万以下的在建项目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真正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实时监管。截至目前,双平台累计纳入工程项目129个,农民工实名制1.9万余人。
多渠道宣传营氛围。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培训与宣传活动,利用县城人员集中的大显示屏、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进企业、进工地等多渠道开展宣传。全面推行“安全帽维权联系卡”制度,在农民工安全帽上粘贴维权二维码3000余张,发放宣传单8000余张,在建工程项目悬挂横幅标语70余条,让更多的农民工学法用法,让更多的项目负责人懂法守法。通过小项目监管平台,发送农民工工资短信提醒,提示当月工资应发数额,告知维权渠道及联系方式。
全方位包保除隐患。完善人社、住建、交运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联系包保工地项目”机制,4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成立17个包保工作组,对全县58个在建项目实施常态化联系包保。重点督促、检查项目落实实名制、工资保证金、银行代发等保障农民工工资“十一项”制度,排查项目存在的欠薪隐患,及时化解欠薪矛盾纠纷。自实施包保制度以来,累计消除预警信息700余条,及时发现化解欠薪矛盾纠纷22起,确保把隐患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全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或个人极端讨薪案件。(刘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