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科技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方向。市科技局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好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表示。
去年以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增了一批国家级靓丽名片。我市被认定为支撑绿色发展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成功入围国家“百城百园”计划,获“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城市。争取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4个项目进入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专项,5个项目纳入省重大专项,数量均列全省第5位,争取省级以上资金共计3.2亿元,居全省前列。打造了一批创新服务平台。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8家,均居全省第3位;新建省院士工作站10家,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荣信集团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成功签约共建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济宁新城大学科技园、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金乡分园通过省级评审,实现我市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零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太阳纸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如意集团获此国家科技最高奖项10年以来,我市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我市2个项目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初审,18个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有成绩也有差距,比如创新资源集聚度不高,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成果等创新资源竞争优势不明显。再比如,成果转化难,科研院所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对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仍然存在。”李斌坦言。他表示,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打造“创新谷”发展高地。会同高新区修订完善创新谷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创新谷建设步伐;研究制定支持创新谷发展的意见,推进创新谷与各园区、高新区与颜店新城双向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畅通高校院所与企业技术成果沟通对接渠道。绘制好创新“两张图谱”。围绕我市“231”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产业,收集全市企业技术研发需求,绘制好“全市企业研发需求图谱”。收集高校院所优势技术、人才团队和专利成果分布情况,绘制好“全国重点技术分布地图”。围绕这两张创新图谱,每月确定一个主导产业,开展一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助推一批先进技术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三是开展创新平台和人才团队绩效评价。建立两个体系:“工作调度”体系,每月对创新平台和人才团队的工作完成情况、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调度;“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对发挥作用好的高校院所、创新平台、人才团队、创新型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进行跟踪评价和奖励激励。5月、12月各表彰一次,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一并进行表彰奖励。四是建设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交易、专利导航、金融嫁接等多项服务功能的整合集成,打造便捷高效、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五是建立新型科技攻关体系。从政策、资源要素等方面,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推进企业创新发展,让企业扛起创新的大旗,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