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6日
第03版:

母爱如粥

王玉凤

“寒食小饼卷鸡蛋,端午插艾香粽粘。十五月饼满口酥,腊八喝粥入梦甜。天天十五月月年,我最爱吃姥姥做的饭!”这是半大的儿子杜撰的打油诗。

岁月摧人老,眼看儿子都会讨母亲开心了,那些餐餐都要精打细算的清苦日子里,我又该怎么形容母亲呢?这时母亲一把搂过外孙,亲了又亲,就如亲吻当年的我。

“姥姥,腊八粥有什么稀罕,非得搞个节日,超市不都有的是,姥姥别去熬了,太费劲。”儿子依偎在姥姥的怀里,两眼望着她,一脸真诚地问。“傻孩子,那些腊八粥都是高压锅煮的,哪像咱们的小火慢熬。这粥只有把米油都熬出来了,才最滋养人!”

厨房百事,母亲总说熬粥为先。想要有滋有味有营养的粥,多半要慢。母亲常在夜里就把米泡好,天不亮就起来熬粥。饱满的颗粒熬出花样的怒放,熬出厚厚粘膜,那就是宝贵的“米油”。

母亲总会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地主家天天喝粥,每天自己吃稠的,把米汤剩给丫头,结果丫头喝得胖胖的,瘦了的倒是自己。其实,熬腊八粥是母亲最轻松的活计,腊八粥是熬在庄户人最悠闲的时节。

父亲是位教师,全身心都在工作上。给我们置办干粮,母亲都是深夜起来做的,白天还要出更大的力气,做那些无休无止的活。几乎每个清晨,我家的炊烟都是最早升起,吹向父亲那很远的学校。夜里又是我们家收尾,让父亲的脚步踏着母亲的炊烟回家。三十五年了,父亲还没有退休,母亲依然如故。那五亩农田,舌不得丢下,每年开春种上五谷杂粮,给我们喝粥吃面。

母爱如粥,熬熟一勺勺酸甜苦辣的心愿,煮圆一锅锅生活琐碎的残缺。贫瘠的时候,它营养着我;富足的时候,它依然润泽我。“用熬粥的低调来为人妻,为人母”,这是初嫁人时,初为人母时,母亲嘱咐我的。这也是一个母亲对爱最深的一种表达。

2021-01-16 王玉凤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0252.html 1 母爱如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