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9日
首页
第01版:

迎接民营经济发展新的春天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11月1日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十分重要的讲话。总书记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就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表明党中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11月2日,我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分析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从抓落实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加油鼓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努力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同全国、全省一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始终是济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始终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探路者,始终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活力源。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同样也面临着融资难、创新难、降成本难、要素保障难等一系列难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部署和要求,拿出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以更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政策,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首先要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真正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不为杂音噪音所惑,努力开创更加美好明天。同时,还要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急企业之需,帮企业之困,解企业之难,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更加有效的要素保障、更加贴心的涉企服务、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努力营造尊商重商、提升企业家信心的社会环境,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支持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鼓励、支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开拓创新,我们必将迎来民营经济发展新的春天。

2018-11-09 1 1 日报 content_599829.html 1 迎接民营经济发展新的春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