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仲潜 梅花
让群众“解绊”、为企业“铺路”、把市场“搞活”,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作为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济宁市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打造“一次办好”升级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削手中的权、去本位的利、拆部门的墙,健全完善“1+6”工作推进机制,扎实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促进政府职能“大转变”、政务数据“大整合”、行政效能“大提升”。2018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济宁市得分90.44分,高于全省平均0.7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开办2.03个工作日、办理施工许可0.42个工作日、获得信贷4.69个工作日,三项均成为全省用时最少的市。山东代表团学习考察京冀沪后,我市立即派出小分队,专题学习北京市实施流程再造、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创新经验。
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以前啊,想起来办点什么事就觉得摸不清头脑,不知道去哪里办,也不知道程序,有时候嫌麻烦就不想去办了。现在什么事都能在这一个地方办,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家住曲阜市区苗孔社区的市民于女士前来为民服务中心办理社保业务时惊喜地说。
走进这扇门,环境宽敞舒适,功能区布局清晰,窗口设置优化合理,前来办事的群众和企业进了门,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窗口。记者发现,这个“全能大厅”里,还多了许多“全科窗口”,原服务大厅的多个窗口改为综合服务窗口,在取号机上只需要选择“社保综合受理”,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社保参保登记、养老待遇、工伤生育待遇等多种业务。通过优化窗口受理模式,全面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有效避免了服务对象在窗口之间来回奔波的现象发生。
“目前,曲阜市所有行政许可事项、部分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所有便民服务事项共计912项全部进驻,进驻部门单位达到65个,水电气暖等便民服务单位16个,基本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曲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朱宁波介绍说,现在中心不仅实现“应进必进”,还做到了“便民即进”。
这是我市实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全面拓展“市县同权”,简化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完善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将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截至目前,我市“市县同权”比例达到96%,市级及9个县市区政务大厅达到2万平方米,70%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达到1000平方米,71.07 %的乡镇(街道)配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数据共享智慧审批行动,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效率,实现各类政务服务数据“上下左右”无缝衔接、贯通共享,实现“一次登录、一网受理、全网通办”,尽快实现“秒批秒办”。目前,已上线运行“一链办理”综合受理系统,市县两级实现一体化运行,完成了不动产、房产交易、税务数据的相互推送,开放居民身份证数据端口,实现了“一窗受理”数据交互。实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行动,围绕“3330”目标,推进企业准入退出便利化,加速不动产登记,重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实现开办企业全过程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内完成,投资项目从土地审批到开工建设全流程用时不超过100天。
深化“店小二”“保姆式”服务
顶着火热的日头,兖州区大安镇的帮办员刘斌又来到传化公路港施工现场,最近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刘斌得知后,主动上门服务。“前一段时间他们企业没有自来水,没法解决现场员工的生活问题,找到我们专办,我们专办立即跟上,立即和大厅联系,和相关村联系,和水厂联系,3天的时间,就把水给接上了。”
为了让“软环境”变成“硬实力”,兖州区秉持“一家人”服务理念,围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等,发扬“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模式,配足配强帮办代办队伍,全程指导,帮办、陪办。“进了兖州门,就是兖州人。我们这个专办,就是保姆就是店小二,我们力争为企业搞好服务,当企业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尽快为企业解决。”刘斌憨厚地笑着说。
目前,兖州区建立起区、镇、村三级帮办队伍,成立了600多人的专业帮办队伍,通过专业、高效的帮办服务,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我市深化“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提升协办、代办、帮办水平,推行免费复印、免费邮寄,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健全完善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审批事项、收费项目的全程网上办、可追踪,对审批服务事项全过程、关键节点和工作人员作风纪律实行全程监控,杜绝各种庸、懒、散和不作为、慢作为。同时开展全市政务服务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工作技能。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让窗口工作人员在政治上有盼头、在工作上有干劲、经济上得实惠。
聚焦难点痛点堵点精准攻坚
近日,曲阜市如生假发加工中心经营者宋如生来到曲阜市为民服务中心市场准入窗口办理营业执照。“我资料还没看完,工作人员就都帮着办好了。凳子还没坐热,手续就都办完了。”拿着刚刚出炉的营业执照,宋如生感叹道,整个过程速度快得让他不敢相信。
依托“全程电子化登记”,曲阜市营业执照注册实现了“秒办”,宋如生成了市场准入窗口服务再次升级后的第一个受益者。6月10日起,之前的“当天出照”升级为“当场拿照”,只需要出示身份证,向窗口人员口述经营信息,由窗口人员将信息录入生成电子档案,并帮助申请人在APP上完成电子签名便能当场拿照。围绕民生领域的堵点、难点、痛点,聚焦“金银车信户物交、老保病残医农教”等14个重点领域,精准持续发力,通过减审批、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解决公积金、银行、车辆管理、通信、户籍、物业、公交、老龄、社保、民政(大病救助)、残疾人、医保、教育、农机等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行民生领域“一链办理”事项43项,“全市通办”事项228项,精简证明事项720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至少75%,市级平均办理时限由9.3天缩短至4.6天。
简政不等于“减政”、放权不等于“放任”。我市主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由政府管的事情管住、管好、管到位。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监管主体、监管职能、监管责任,切实做到监管有权、监管有据、监管有责、监管有效,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重复交叉的监管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实现从职能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综合监管,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目前,完成对26个有监管职能的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功能区)审管互动,完成全市一体的审管互动系统上线运行。围绕民生领域的堵点、难点、痛点,聚焦“金银车信户物交、老保病残医农教”等14个重点领域,精准持续发力,通过减审批、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解决公积金、银行、车辆管理、通信、户籍、物业、公交、老龄、社保、民政(大病救助)、残疾人、医保、教育、农机等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行民生领域“一链办理”事项43项,“全市通办”事项228项,精简证明事项720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至少75%,市级平均办理时限由9.3天缩短至4.6天。
“一次办好”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记者 刘传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