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0月29日讯(记者 宋仪凯)今天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济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结表彰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和2019年度“绿满乡村”工作动员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和“绿满乡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迅速掀起冬春造林绿化热潮。
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光亮主持,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刘建良,市委副书记闫剑波出席。
刘均刚在讲话中向我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表示祝贺,对我市近年来林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济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林业、保护生态尤为重要。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狠抓污染防治、生态破坏治理,做到控制增量、化解存量、降低总量。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扩大森林、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下大力气搞好国土绿化和生态资源保护,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营造政府、企业、社会、农民合力推进、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刘均刚指出,济宁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厚植发展优势,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谋划和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探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路径和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新经验,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傅明先在讲话中指出,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济宁市和曲阜、邹城同时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济宁增添的又一“国字号”城市名片,是我市开展系列创城工作的重大成果,也是对我市城市绿化工作的最高褒奖。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济宁、美丽济宁。要肯定创森成绩,巩固创森成果,乘势而上,突出抓好城区森林提升、荒山绿化攻坚、森林生态廊道建设、“绿满乡村”三年行动、森林资源管护水平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各县市区都要学习创森好经验,补齐短板、集中攻坚,努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实现互促互动、多城联创的创建效应。
傅明先要求,要发扬创森精神,瞄准更高目标,充分发挥我市具有的良好基础和优势,全力以赴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要大力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加快建设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快推进主城区生态环建设,打造湿地公园群。完善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全面提升湿地用途管控能力。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提高湿地生态预警能力。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强资金保障、宣传发动和督导考核,确保国土绿化和创城各项任务落实,让济宁城市更加美丽、济宁人民生活得更有品质。
石光亮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大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力度,增强工作合力,努力把济宁建设得天更蓝、水更碧、森林更茂盛、空气更清新。
会上,表彰了济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印发了《“绿满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有关市领导,各县市区、市直部门负责同志等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