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
首页
第05版:

康驿镇靶向施策念好精准扶贫“经”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李秀明 赵延怀)康驿镇因户施策,靶向施策,民政、残联、教育、卫生院等部门联合施策,实施了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学业救助、扶贫资金入股分红等扶贫脱贫模式,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精准帮扶、兜底帮扶。

截至目前,该镇共实施助学救助536人次、危房改造78户,残疾救助1979人次,医疗救助326人次,就业和技能培训100余次,产业项目股利分红432户794人,126户贫困户享受扶贫特惠保再报销,报销金额共383891.98元,成立了7个扶贫车间,67个扶贫就业点,累计帮助全镇1047户1984名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

输血+造血,结对帮扶授技艺。潘冬梅是该镇后徐村贫困户,婆婆和丈夫均患疾病,常年打针吃药,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潘冬梅没法外出务工。后来潘冬梅心里有了想要办养殖场的想法,该镇立刻帮助潘冬梅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养殖培训,并帮助联系了银行贷款。潘冬梅家建起了600平方米的规范化养殖场,2017年仅养殖收入,已经把贷款全部还清。目前养殖场里饲养有五十头猪,今年行情还不错,预计今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

康驿镇创新实行技术扶贫结对帮扶机制,让“土专家”与贫困户结对子,来自本镇苗木种植专家徐祥成、西瓜大王王光峰等50名各行各业的“土专家”,定期到田间地头、家庭农场、工厂车间手把手向贫困户传授苗木、西瓜、甜瓜等特色产业种植技术和芦花鸡、土鸭等养殖技术及缝纫技术,带动贫困户家门口脱贫增收。同时积极组织有创业意向、务工意向的贫困户参加技术培训,帮助掌握生存技能,通过“造血+输血”,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创造条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该镇康庄村贫困户陈玉荣丈夫六年前去世,家中只有自己和正在上学的女儿,就靠地里的收入和低保金生活。包户干部辛梅荣决定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条稳定路线。可是陈玉荣没有文化,力气也不大,干不了重活。后来在与陈玉荣的一次交流中,辛梅荣了解到,陈玉荣会做豆腐。辛梅荣便劝说陈玉荣做豆腐生意。陈玉荣刚开始很犹豫,不愿再折腾。辛梅荣劝说陈玉荣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好的生活,陈玉荣终于鼓足勇气,决定尝试着做豆腐生意。

现在陈玉荣精神焕发,据她介绍,每天一个豆腐,除去本钱,一天能赚40余元。一个月能干20多天,月收入1000余元,从豆腐坊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靶向施策,“一户一策”助脱贫。按照“一户一案”的脱贫计划,康驿镇为1047户贫困户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该镇积极与企业、养殖场等对接,建立企业用工库,鼓励企业优先聘用贫困户就业;进行危房改造,实施安居工程;对于家中无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产业项目股利分红救助;为2256名贫困人员和计生特困家庭人员发放医疗救助卡;为全镇1081户贫困户购买以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3大险种为主的扶贫特惠保险,参保的贫困户受到意外伤害或家庭财产受到损失时,都可以进行报销,大大减轻了贫困户的看病负担。主动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政府、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帮贫、助贫、扶贫。

2018-10-29 1 1 日报 content_595668.html 1 康驿镇靶向施策念好精准扶贫“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