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
首页
第02版:

路越走越宽 心越访越暖

——邹城市看庄镇开展“全覆盖、大走访、心贴心”活动侧记

■本报通讯员 王彬

看庄镇39个村“第一书记”按照邹城市委统一部署,紧扣“全覆盖、大走访、心贴心”活动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用脚步量民情、用真情问民需、用行动解民忧,基层工作的路越走越宽,乡村群众的心越访越暖。

用脚步量民情 叩开群众心门

以前,“第一书记”下村只到村,入户只找村干部,部署工作上传下达,了解村情不深不透。在此次大走访中,看庄镇要求“第一书记”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群众家里、走入群众心里。全镇“第一书记”做到“三必访”、“三必到”,即:困难户必访、信访户必访、发展大户必访;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在此基础上,镇驻“第一书记”进行兜底走访,确保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全镇还为精准扶贫户发放印有包保责任人姓名和电话的联系卡,实现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每个贫困户随时都能找到干部。今年以来,全镇“第一书记”共走访农户近9000户,发放精准扶贫户联系卡450张,发放“扫黑除恶”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各10000余份。

用真情问民需 倾听群众心声

“通过‘大走访’活动,我们到村民家中‘拉家常’,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大家把平时想反映没有反映的事儿说了,听到了群众心中的所想、所盼、所需,感觉到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村民们对村里工作更加支持了。”住建局驻东柳村第一书记林山国说。

连日来,一句句肺腑之言,从看庄镇“全覆盖、大走访、心贴心”活动中陆续发声。“第一书记”变“无事不进门、进门谈公事”为“有事去帮忙、无事拉家常”,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主动上门与群众促膝而谈,问民需、听民声。“第一书记”利用农闲时节,主动串门子、拉家常、聊心事,面对面倾听群众的心声,心贴心了解群众的需求。开展“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活动,引导干部身挨身坐、心贴心聊;开展“敲农门、唠家常、交朋友”活动,要求干部走访每户群众的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另外,入户开展集中“送学”、“讲学”活动,把党的最新成果、政策法规、科技知识等送下去,结合秸秆禁烧、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用群众视角和群众语言宣传解读相关政策知识,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重要节日期间,集中开展“送温暖”活动,截至目前,全镇“第一书记”收集关于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近140条,开展各类“送温暖”活动5次,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近50名、贫困户150余户。

用行动解民忧 实现群众心愿

傍晚,龙泉村热闹非凡,村里的广场舞队伍已经开始排练新的舞蹈,吃完饭的村民也当起了观众。“我们想跳广场舞可是没有人会。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到我们家走访的时候,我们一反映,接着就找了老师教我们,这不,晚上也有事干了,心情越来越好了。”村民唐大姐说。像这样办实事、解民忧的例子比比皆是。

该镇对走访中摸排的问题、征集的建议,一一进行梳理,逐一登记建档,想方设法解决,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依托各村“听事日”活动,采取民事民议的办法,把群众关注涉及全村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交给村民集体讨论、共同商量、达成共识,做到群众的问题群众自己解决。该镇镇村干部通过“听事日”活动的开展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密切了干群关系,强化了责任担当,激发了干事热情,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的目标。截至目前,通过“听事日”活动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60起,以“民事村办”方式办理为民服务事项48起,办结率98.7%。

2018-10-25 ——邹城市看庄镇开展“全覆盖、大走访、心贴心”活动侧记 1 1 日报 content_594773.html 1 路越走越宽 心越访越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