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杨兆锋 通讯员 田金辉 孔德明)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市经信系统生态环境保护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市按国家要求实施重点工业企业差别化错峰生产,科学施策,避免“一刀切”,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打响蓝天保卫战。
据介绍,今年的错峰生产,不再实行“一刀切”,经信系统将会同环保部门制定差别化错峰生产方案和绿色标杆企业评选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凡是应纳入错峰生产清单没纳入的,一经发现,全部按未落实错峰生产问题严肃处理,企业停产,责任人问责。对因保民生任务不予错峰生产的,要根据承担任务量核定最大允许生产负荷。此外,对评选的绿色标杆企业,将实施一年一次的动态管理,确保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
为扎实有效推进工作开展,市经信系统将建立企业限停产专项检查工作机制,不间断对县市区、重点企业暗访暗查,对扬尘管控不到位、错峰生产未有效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