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福
每天,我们总希望面对的是清澈的蓝天、和煦的暖阳、飘浮的白云与新鲜的空气。此时,心情也会因此而变得美好和舒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句话,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全市“蓝繁”天数增至272天,重污染天数减至14天;今年1至7月份,全市PM2.5浓度在京津冀“2+26”通道城市中最低、排名第1位……我市坚持科学治理、精准施策、持续加力,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前,随着天气转冷,供暖季即将来临。而历年的经验表明,此时往往污染物排放量会大幅增加,重污染天气易发多发,大气污染防治难度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因此,在当前这个关键节点,让蓝天白云永驻,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严峻形势和艰巨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秋冬季精准治气能力,坚持依法治污,建立好施工工地动态管理清单,建立好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清单,完善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好差别化的封土行动,实施好差别化的重污染应急管控,力量再强化,行动再加快,问责再严厉,合力再加强,坚决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推动大气质量持续好转,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回应百姓期盼。
蓝天白云不仅是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致,也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企业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时不我待的拼劲,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行动,锲而不舍,坚决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蓝天白云定会成为我们“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