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
首页
第01版:

市“510”企业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本报济宁讯(记者 杨兆锋 通讯员 薛云)自全市“510”企业培育工程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市“510”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三年计划分步推进、问题导向快速解决、专班推进精准扶持、有求必应无需不扰、优进劣退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堵点痛点,理顺体制机制,明确主攻方向,积极动员协调各级各部门围绕企业优服务、帮助企业解难题,凝心聚力深入推进工作开展,强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底,由“510”企业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的6个督导组对14个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纷纷成立工作机构,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督导落实,同时深入企业调研,建立企业问题台账,畅通问题解决渠道,帮助企业制定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搭建“三台一车一会”的综合服务系统入手,构建“发现、执行、反馈、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同时,建立“510”工程企业解决问题月报制度,强化督导落实,要求各县市区、各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企业问题台账,解决不了的推送到工作专班,工作专班解决不了的推送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逐级推送、逐级解决,决不能让企业困难‘拖而不决’‘议而不办’。“三台”即企业平台、属地平台、专班平台。明确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将发展目标落实到具体年份和项目;企业所在的园区、乡镇、县市区党委政府、部门,要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全力破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县市区不能解决的问题,各工作专班要协调各成员单位解决,明确责任单位、办理时限。“一车”即建立直通车,通过“钉钉”政务系统、新旧动能可视化督导服务系统、企业联络员、510专班督导员等,建立连接企业、政府、工作专班的“直通车”,重大问题直接报送。“一会”即企业联谊会,通过召开企业家联谊会、座谈会、企业家沙龙等形式,相互交流信息,促进跨行业间企业家相互启发借鉴。

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措施,为“510”企业建立“一次办好”绿色通道。组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制定服务企业工作措施,汇编成册,反馈到各企业;为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专门召开了金融机构制定服务企业工作措施部署会议,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作用;中秋节,邀请全市“510”工程企业家出席中央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直播现场,以更加轻松愉悦的方式与企业家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努力构建“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由市“510”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牵头,启动了“510”企业培育工程宣传报道活动,济宁日报社、济宁电视台对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各县市区、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专访,(下转2版)

2018-10-21 市“510”企业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1 1 日报 content_593356.html 1 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