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注重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扫黄打非”工作深度融合的优势,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进基层“济宁模式”。
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17年,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评选活动中,我市有3个“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入选,入选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首位。2018年,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村入选全省唯一一个全国进基层示范标兵候选名单。钢山街道后八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基层阵地,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文化环境,全力打造“扫黄打非”“后八模式”。一是多渠道多途径深入宣传。依托鑫琦公园公益广场、新建广场和文化德育一条街,制作系列倡树文明、抵制低俗的宣传展板、发光字和条幅,加强对“扫黄打非”知识的宣传,为“扫黄打非”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多形式多载体开展活动。组织开展“为好书推荐好读者、为好读者推荐好书”“双荐”活动,形成人人爱读书、家家有书香、户户皆文明的良好环境。三是多方位多平台深入融合。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美丽乡村、文化服务紧密结合,打好组合拳,使广大群众重仁爱、崇孝道、注修身、明义利、识善恶、知荣辱。组织开展老年志愿者进基层义演、“阳光妈妈工作队”关爱留守儿童、美德示范教育活动和公益电影放映、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呈现出“扫黄打非”事事有路径、人人皆参与的良好局面。
打造具有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弘儒正风 ‘扫黄打非’青春护航”示范点。曲阜市明德学校是2017年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曲阜市大胆创新,积极作为,将明德学校打造为具有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弘儒正风 ‘扫黄打非’青春护航”示范点。
为大力弘扬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秀传统文化,扫除低俗文化垃圾,倡树文明正能量,学校根据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召开校委会研讨“弘儒正风‘扫黄打非’青春护航”进校园工作方案。通过细致周密的部署,学校各年级按照“儒乡风貌、诗礼人家、孝贤故事、黄非危害、重拳打击、未来的梦”六类主题开展手抄报比赛活动;各班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号召学生积极参与“扫除黄色、淫秽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坚决抵御各种不良出版物的侵蚀;创新性开展了多种形式经典诵读模式,逐步探索出了“国学诵读与学生德育养成”的德育新途径。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弘儒正风·扫黄打非”活动,增强了全校师生“扫黄打非”的意识,使广大中学生自觉抵制文化垃圾、远离“黄”“非”的危害。
率先在全省开展“弘儒正风 ‘扫黄打非’青春护航行动”。2017年10月31日,我市第一个在全省举办了“弘儒正风 ‘扫黄打非’青春护航行动”启动仪式,2018年4月,我市创新性的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弘儒正风·青春护航”宣讲活动,在全市聘请讲师14名,对全市100所中小学校,开展100场次“扫黄打非”法律法规宣讲活动,受益中小学生1万余人,在全市中小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获得了广大师生一致好评。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决定将我市“弘儒正风”的经验作为全省进基层的口号进行全面推广。青岛、德州、滨州、菏泽、泰安、东营、日照等地“扫黄打非”同仁,纷纷到我市观摩学习,对我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扫黄打非”工作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下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创新思路,提升标准,全力助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再上新水平,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社会文化环境,为推动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鲁西科学发展排头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城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有关领导观看曲阜明德学校
汶上县郭楼镇崔园村被授予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