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时节,若是少了桂花,该是怎样无趣无味的事。当万物走向衰退之际,桂树却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地立在清秋里,抖擞出细碎的点点繁花,飘洒出沁人肺腑的幽香,让整个秋天显得格外清雅韵致。
古人称桂花为天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天香,梅不是,兰不是,菊不是,唯有桂才堪称,这是何等的殊荣。所以,才情风雅的李清照写道,“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她甚至不惮武断地断定,“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桂花被誉为天香,估计还与嫦娥奔月这流芳千古的神话有关。“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木樨亦即桂花,那帘外吹来的木樨风越过漫漫岁月,让百十年后读诗的人都有福沐浴这香风了。
桂花的香确实堪称天香。那香高洁,清冽,幽雅,独特,有着极强的穿透力,能直达人的内心和灵魂,让你感到服帖和慰藉,就好像那香并不是从外而来,本来就一直潜藏在你灵魂或者记忆的深处,她不过是因为深深地知你懂你,而将你的那缕心香引导出来,让你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你就是花,花就是你,“人与花心各自香”。
然而这天香却并没有倾国倾城的姿色。她比不上梅花的清俊秀美,也没有兰花的清丽娇柔,更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她细碎的花蕊遮蔽于浓郁的绿叶之中,不仔细看还真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绿叶争风遮娇芳,花味袭人露浅黄。行人回首寻四野,不看姿色闻秋香”。而她甘于这样注定的命运,不张扬、不自傲、亦不自怜,“人间植物月中根,碧树分敷散宝熏。自是庄严等金粟,不将妖艳比红裙”。她的这种质朴风范,简直可以看作为人处世的一种至高境界了。
这样低调的天香,大概不只嫦娥仙子喜爱,人间凡夫俗子也喜爱,因此,桂花成为一种极平民化、草根化的花。在南国,不论是乡野人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还是城市的街头巷尾、公园小区,到处都可以看到桂花的身影。以前很多人家都喜欢将自家女儿取名为桂花,以寄予对女孩儿的娇宠与期盼。看来,真正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的,倒是那些生活在民间的乡野俗人。只可惜,现在即便是在农村,叫桂花的女子也越来越少了。
■毛毛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