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6日
首页
第02版:

为了贫困群众的幸福

■本报通讯员 潘欣

“作为第一书记,对村里贫困群众的脱贫工作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认真履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为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而努力。”驻微山县两城镇西单村市派第一书记高兆翔入村伊始,就在心里立下了誓言。驻村以来,高兆翔就敢闯敢试,不断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信息,先后引入多个生产加工项目,为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留守村民大多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外出打工,农闲时间又无事可做的实际,高兆翔考虑到来料加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又无过高技术要求,便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先后与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锁具生产厂、山东霓虹王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挂牌成立西单村爱心生产车间,总部提供加工材料,在西单村生产车间加工成品,成品统一由总部销售,实现贫困群众就地就业脱贫,赚钱顾家两不误。目前总计42名贫困劳动力经集中技术培训上岗生产,月收入1000至2500元,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脱贫,让更多的村民把幸福“攥”在手里。

为进一步做强做优扶贫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对扶贫脱贫的强力支撑作用,高兆翔打算继续通过管理、技术能力的提升,促推锁具、霓虹灯生产规模和利润提升,惠及更多贫困村民,让可复制的扶贫项目辐射和带动其他村的发展。

2018-09-16 1 1 日报 content_589291.html 1 为了贫困群众的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