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谢瑞阳 王思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任城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注重发挥组织系统职能优势,把优化基层组织建设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取得阶段性成效。
建立工作闭合机制。立足职责定位,在组织系统内部建立有部署、有落实、有督导的扫黑除恶工作闭环系统。上下联动机制。区委组织部成立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在各镇街、村(社区)成立扫黑除恶工作站、联络点,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召开专题推进会,印发《实施方案》,定期研究调度工作进展。由分管部长带队,到存在涉嫌违法犯罪村干部的村实地调研指导。线索移交机制。对镇街组织办摸排、上级转办和工作中发现的线索,第一时间向纪委监委、政法机关移交,确保做到线索快移交、打击无遗漏。跟踪督办机制。建立全区组织系统扫黑除恶工作情况台账,对涉黑案件实行一周一调度,形成了线索移交、案件办理、随时督办的完整工作流程。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扭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狠抓问题整改,夯实扫黑除恶组织基础。狠抓过硬支部建设。按照“五好六有”过硬支部标准,开展“村级党支部规范化创建行动”,先后召开基层党建观摩暨重点任务推进会议、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从班子配备、工作制度、场所建设等方面,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力。强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将2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确定为整顿对象,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保,镇街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靠上工作,全覆盖抓好整顿转化。目前,已有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完成整顿。扎实推进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工作。印发《工作通知》,明确14项具体任务,全面检验工作成效,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换届工作质量。
培养村级骨干力量。持续加强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扫黑除恶储备了骨干力量。选优村级干部队伍。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新选拔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并到扬州、江阴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轮训,帮助树牢“四个意识”,提高能力水平。优化村级党员队伍。推行“优选发展对象”制度,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行“记分亮化管理”和“划片定岗联户”制度,建立16处党性教育基地,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壮大村级自治力量。指导村级依法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选村民代表,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出台《农村干部管理暂行规定》《村级工作运行暂行规定》,发挥好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促进了村级工作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