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新一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端芯片与应用品生产项目,代表山东省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进入“全国十强”并荣获大赛三等奖,填补了济宁市在此类赛事的空白。
经过6年多来的发展实践,济宁经开区各项事业迈入一个新阶段,2019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排名第33位,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排名第14位。李金礼表示,越是艰险的局面越要奋力向前,经开区已经进入蓄势突破的上升期,为加快转型升级、提档增速积蓄了势能和后劲,下一步将自加压力聚力干,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全力建设制造强区。咬定“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动摇,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实施“一高两新”产业集群倍增计划,全面落实链长制,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一高两新”企业10家以上。强力攻坚重大项目。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增强投资强度、优化投资结构。主攻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精准引进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力争落地亿元以上“一高两新”产业项目40个。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推进园区、产业、企业国际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远东电缆、广东海大等500强项目落地。持续强化创新驱动。依托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聚合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创业服务等多功能平台,力争年内实名制服务创业创新5万人次以上,形成真正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深化济宁科创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一中心两基地六院所”研发水平,全面提升科创实力。加快厚植发展优势。聚焦开发区考核评价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争先进位。持续巩固对外开放、产业集聚等优势指标,针对亩均效益、创新驱动短板,出台针对性强的奖励支持政策,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增幅40%以上。
“大道至简,实干唯要。经开区牢牢把握‘济宁西部产业新城、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定位,全力开启‘二次创业’,全面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培育发展‘一高两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发展质量高、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生活环境佳的西部新城。”李金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