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称为酒依赖:
酒依赖是指长期反复饮酒所致对酒精渴求的特殊心理状态,以及停饮后出现的心理、躯体的特殊反应,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精神依赖是酒精依赖的基础,俗称“心瘾”,指个体对酒精存在强烈的渴求心理。酒精依赖患者往往不顾后果,不顾别人的警告,如不怕被开除、失业,不怕离婚,甚至当医生告诉他已患有酒精相关性肝病,应立即戒酒时,仍置若罔闻。一旦形成精神依赖,患者就把酒视为生活中头等重要的选择。
躯体依赖是指反复饮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某些生物学改变,以致需要酒精持续存在体内,以避免戒断综合征的发生。当停止饮酒或骤减酒量时,机体出现一系列特征性的戒断症状。
酒依赖是一种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慢性脑疾病,是一种确定无疑的精神障碍。在疾病分类学诊断上,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CD-10)中的诊断名称为“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的诊断名称为“酒精相关障碍”包括了酒精使用障碍、酒精中毒、酒精戒断和其他酒精所致的障碍等;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诊断名称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一、怎么判断是不是成为了酒依赖?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个体的饮酒行为出现下述表现中的3条以上,即高度怀疑为酒精依赖者,应行进一步检查,并尽可能进行早期干预。
1、视饮酒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据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饮酒量逐渐增加;
3、饮酒速度增快,即短时间内快速饮酒;
4、经常独自饮酒;
5、以酒当药,用酒来解除情绪困扰,如借酒消愁;
6、有藏酒行为;
7、酒后常常忘记事情;
8、无计划饮酒,出现突然难以控制的饮酒行为;
9、晨起饮酒;
10、睡前饮酒;
11、喜欢空腹饮酒;
12、选择酒的品种多为高度白酒;
13、因饮酒常与家人争吵,影响家庭和睦,或因饮酒影响工作;
14、曾经戒过酒,但时间不长又旧病复发,不能控制。
酒依赖是一个是较漫长的过程,人们不易觉察或只有轻微的躯体不适感,即使有轻度的躯体不适感,也认为是正常饮酒的反应,较少引起重视。因此,确诊酒依赖应到专业医疗机构,借助于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问卷进行明确诊断,以便及时得到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复发预防等在内的综合治疗。
二、酒依赖是怎么形成的?
饮酒初期会让人心情愉快,缓和紧张情绪或疲劳,酒后健谈,喜欢跟人交往,促进社会交往,以致形成了习惯性饮酒,而后逐渐导致依赖。依赖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生理依赖即躯体依赖,是长期饮酒形成后身体形成的一种不健康的平衡状态,身体适应了酒精持续在体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多个器官受损并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如果停止饮酒就会出现各种躯体不适,饮酒后缓解,所以需要持续摄入酒精以维持这种平衡。
心理依赖即俗称的“心瘾”,早期是对酒的一般渴求,发展到出现明显的躯体依赖时,患者害怕停酒后出现的各种躯体不适,为避免体会到那些不适感就会表现出强烈和强制的饮酒渴求。
三、酒精导致的躯体损害有哪些?
过度饮酒会使内脏系统、神经系统受到明显损害。大脑存在一种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叫血脑脊液屏障,而大量饮酒后会使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增高,平时被它隔绝在外的一些有害大分子或物质就会慢慢渗入大脑,所以酒中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既广泛又严重,如小脑变性、髓鞘溶解、记忆减退、癫痫等。还有周围神经损害,包括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炎、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表现为长期饮酒后手脚麻木、疼痛,肌肉疼痛、无力、痉挛、萎缩等。
酒精首先进入的是胃肠道,又由肝脏代谢,因此消化系统的损害是首当其冲的,常见的有胃炎、酒精肝、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及因胃肠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
长期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肾功能损害也很常见,而饮酒导致的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第二大原因。
此外,外伤在酒依赖患者较常见,可能跟饮酒后更容易遭遇危险意外事故有关。长期饮酒不仅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社会功能,还会给下一代带来风险,酗酒者的下一代可产生胎儿酒精综合征,表现为初生儿低体重、低智力、生长和发育的严重损害。
四、酒精导致的心理和精神损害有哪些?
很多酒依赖者的亲朋好友经常感慨:“不喝酒的时候再好不过,喝完酒人人恨不得绕着走。”这是因为形成酒精依赖后会慢慢产生人格改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道德感、义务感,如对家庭、工作缺少关心照料,很少顾及亲属和家庭,对工作疏懒不负责任,部分出现品德标准降低。部分人会因长期饮酒导致的性功能减退致使夫妻关系紧张或破裂,或对妻子产生忠诚度的怀疑。有些人会呈现焦虑或抑郁状态,甚至出现自伤、攻击行为。有些人则是出现凭空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或对人无端猜疑等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