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6日
首页
第07版:

用身躯接通的线路

赵江仙

1951年3月,绵阳市征集志愿军新兵,何文毅报名参军。

在朝鲜新兵集训中,因为他跑得快,身体素质强,思维敏捷,分配到野战通信团,主要负责通讯保障。

瞬息万变的军情,前线和后方指挥部的沟通,决定着战斗的胜败。炮火中的通信线路最容易炸断,为抢修线路,通信兵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为降低危险率,通信兵将看地图、排故障、架电线、抢修线路作为每天必训的任务。好学上进的何文毅,常向优秀的通信兵虚心求教,在执行任务中脱颖而出,被调到27军指挥部。

1952年10月,27军回国,上级将何文毅留在朝鲜,编入刚入朝的24军74师通信团,任通信团团长。

1953年7月,何文毅参加金城战役。当志愿军占领战略要地金城地区时,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克拉克亲自飞到前线督战,并调集了8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全力反功,企图夺回失地。他们奉命在金华东北的阳地村到杏亭间3公里的地段发出攻击,与敌展开了阵地争夺战。

何文毅正在木屋里发无线电报,突然,美军轰炸机低空盘旋轰炸,山坳里用树枝伪装掩护的汽车,被美军炸了个粉碎,6米高的无限电线接收杆也被炸断。为抢修线路,他们冒死架起天线,及时排除了故障,线路通了,人员减了。敌人不断地派援兵向他们发出攻击,为守住阵地,他们拼命抗击,整个阵地炮火交错,到处是爆炸的火光、升起的尘雾。刚刚架起的步话机天线又被炸掉,他们再次抢修。不到半天的时间,四十根天线全部炸坏。为抢修线路,通讯兵不是牺牲在排故障中,就是牺牲在架线和接线中。敌攻我守的战局,又变成我攻敌守了,整个阵地打成了一锅粥,通讯网络又陷入瘫痪。

军政委找到受伤的何文毅,说:“炮弹把一段线路炸断了,必须派人去接好线路。军情传不到后方,不仅我们的伤亡大,就连我军精心布置的计划也会打乱。”团里的通讯兵都牺牲了,只有他去接线。何友毅拿出天线,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断线的地方。被炸断的线太长,他带的天线不够用,又没时间再找,来不及考虑的何友毅,一手抓起一头断线,用自己的身体作导体接线路,电话接通了,上级在最短的时间里下达了作战命令。

何友毅醒过来时,已经是战争结束后的第5天。战友告诉他,当时政委说一定要把他救回来,哪怕死了,也要把遗体带回来。

在朝鲜战役中,通信官兵们用生命和鲜血筑就了一道道通信长城,托起了抗美援朝战争辉煌的胜利。

2019-07-26 赵江仙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848.html 1 用身躯接通的线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