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地方,数字造假不衰,是因为这样做不仅风险不大,非但没吃苦头,还尝到了甜头。近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通报了一些地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屡禁不止的问题,从通报的情况看,造假的手段和动机等,与以往并没有多少差别。令人关注和深思的是,通报中提到的“统计执法监督受到各种约束,处罚偏松偏软。各地查处统计违纪违法的自觉性不强、主动性不高,不敢执法、不愿执法……。”这些,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应该着力加强和改善的地方。数字造假是一件性质和影响很恶劣的事,它反映了一些地方的少数主要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让数字造假官员成为不倒翁。(华峰 漫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