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4日
首页
第07版:

莫忘故乡秋光好 张新广 当秋风吹拂着遍地丰收的味道,空气里就芳香着蜜一样的梦想。故乡的秋,金子般的色彩最让人向往。故乡的人,被红日头晒过,被清风吹过,被山泉洗过,朴实敦厚,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最让人敬仰和依恋。 一 农历七月中旬,故乡便有了秋的气息。蓬勃了一夏天的庄稼逐渐成熟,碧绿的田野现出斑斓的色彩,满坡的繁荣与生动。高粱旗帜般扬着通红的穗子,金灿灿的谷穗谦恭的低头弯腰,颗粒饱满的豆荚挣开枯黄叶子的拘束。玉米收割了,场院、屋顶一片金黄;来不及收藏的夏地瓜,还躺在地垅里,最后汲取着阳光的恩赐和大地的营养。 村子一片繁忙,鸡犬之声相闻,牛羊之群相杂。枣儿红了,核桃熟了,等着人们采摘。 学校放秋假了,孩子们干不了重活,相约几个伙伴,背起草筐去坡里为牛羊割草。累了,躺在晒得热乎乎的田埂上,闻着四面八方扑来的五谷醇香和野草的清香,仰望着高天飘浮的白云,想着山那边老人讲的故事,心里充满了幻想。渴了,跑到小溪旁咕咚咕咚喝上几口甘甜的山泉水;饿了,在地头拽几把豆棵,在豆地里逮十几只满肚都是籽的雌蝈蝈,用豆杆串好,放到火上烧烤。豆子烧好,脱下褂子扇几下,地上满是金灿灿的烧豆粒儿。蝈蝈通体流油,放到嘴里咯吱咯吱的,越嚼越香。为了多吃一点,小伙伴们用上了石头剪刀布来定输赢。有时扒上几块地瓜,先把支起的大土坷垃烧热,放上地瓜,用土封严,割半筐草的功夫,扒出地瓜,去掉土灰,入口香甜软糯,其景、其味、其趣,城里的烧烤是不能企及的。 童年的故乡是一坛老酒,是人一生永不磨灭的记忆,也是越来越多城里人的情感慰藉。故乡的原野、老屋、山河,故乡长满花草的小路,村头的大槐树和甜水井,村中的石碾和石磨,故乡水晶般湛蓝的天空,透明的空气,浩瀚而明亮的星空,还有祖祖辈辈的痕迹,永远鲜活。没有什么比童年故土更可以成为一生的精神底色和情感基因,它注定是一生的回望与前行的动力之源。 二 故乡的炊烟,最有家的感觉,也更让那些游子回忆和动情。不管是朝霞初现的清晨,还是暮色渐浓的傍晚,村子上空的缕缕炊烟,从各家各户慢慢升腾。清晨,混合着淡淡草木味道的炊烟,唤醒了村庄,伴随着人欢马叫,整个村子氲氤在祥和之中。夕阳西下,人们肩扛农具,赶着黄牛,哼着小曲,悠然自得地回家。主妇们开始生火做饭,炊烟再次袅袅升起,熟悉而诱人的葱花炝锅的香味弥漫开来。外出的人们,远远看见熟悉的村落,带着村庄温度和气息的炊烟,就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回家的冲动。 傍晚,孩子们玩兴正浓。没有家庭作业,没有电视,只有天性的舒展和略带野性的恣意。他们穿行在小巷、胡同,嬉闹着、追逐着、叫喊着,捉迷藏,抬轿子,抓俘虏,当司令,战场甚至转移到村外崖头边、草垛旁。此起彼伏的喊叫声中,村庄变得热闹和富有生气。 母亲们做好晚饭,呼唤着孩子的乳名,催促回家吃饭的喊声,从不同地方传来,喊声里透着母爱和嗔怪。玩疯的孩子们全然不顾,直到揪着他们的耳朵,拽着胳膊,边走边训斥,才极不情愿被带回家,村子才渐渐安静下来。 故乡的秋光最美,乡下的孩子好带。他们有大地、雨水和粗茶淡饭的滋养,迎风就长。他们纯真、厚实、恬然,比城里娃早熟、懂事;他们早早帮大人干活,懂得长辈的辛劳;他们从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成长,接触农耕生活,有田野可奔跑,有清泉可濯足,能爬山涉水,上树摘野果,下河摸鱼虾。 城市林立的高楼,阻挡了孩子们的视线和想象空间。他们很少看到日出的壮观和落日的瑰丽,甚至不能觉察四季的变换,搞不清庄稼、蔬菜和水果的长成。这也是城里的孩子越来越向往田园和乡村的缘由。 故乡系着我们的根,安放着我们的乡愁。不绝如缕的故乡情结,是一种温暖的力量,约定了我们回望的走向。当我们慢慢变老,沉淀在岁月深处的儿时画面,被一点点打捞出来,是那样的鲜活、灵动。 三 故乡的人,忠厚传家,豁达大度,勤俭朴实,就像秋天的庄稼,心里实诚。人与人相助,户与户相帮,邻里相望相守,情同家人。人与人之间说错话不怪,吵个嘴转脸就忘;不管哪家有事,一声招呼,大家都来帮忙。谁有事外出,门上的钥匙交给邻居;孩子放学回家,邻居领到自己家里吃饭。相互之间,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没有客套勉强,一切都自然、真诚,心甘情愿,天经地义。一个村子,谁家的学生考上了中专、大学,全村人感到自豪;一人参军,老少荣光。故乡的人包容一切,与人为善,不求回报。 离乡几十年,我们这些城里人已近古稀,念念不忘故乡人的真诚、豁达与亲如兄弟。想到将来,我们的孙辈一定会把城市作为童年记忆的,那记忆或许和我们今天的回忆一样美好。但必须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根在哪里,魂是什么。让后代懂得,从哪里来,到何处去,故乡是他们的原点,是他们的精神原乡。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解不开的情结。为了梦想,我们曾离开了她,但总有一天,为了思念,我们会再回到她的身边。故乡是我们的摇篮,我们的归宿。无论你走得多远、多久,不要忘记故乡的高天厚土,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不能忘记故乡,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爹娘、爹娘的爹娘。“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故乡的特质和基因就像长天秋水,绵延不绝。童年的秋趣已成浓郁而醇厚的乡愁,深深嵌入心底。 举头思故乡,低头也思故乡。莫忘故乡秋光好,千里万里梦相随。人要常回故乡,常见父老乡亲,常思先祖先贤。面对故乡,就会解脱困惑,就会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2018-09-14 1 1 日报 content_584394.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