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真正的数九寒天也来临了。
小时候,母亲在冬至这一天特别忙活,她用冰冷的水洗白菜,剁好馅给我们姊妹包一顿水饺吃。母亲说:“冬至吃了水饺不冻耳朵。”我们数着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
数着九天一个变化,对应九九歌,盼着最冷的天气到来,盼着下雪,盼着滑冰,盼着堆雪人。
村里有片荷塘,水面冻结实了,就是我们的乐园。把木板钉在两根木棍上,做成一个简易的滑冰车,坐在上面,一手拿着一根木棍,撑着冰面滑行。木棍底部固定一个铁钉,向后用力撑时,不容易打滑,还容易转方向,划起来又快又稳。
荷塘从村东头一直到西头,冰上的航线,也从东到西闹腾。村里的孩子,大都来滑冰,不会滑的就在边上看热闹,也有些大人陪着孩子来玩。大家玩得热火朝天,荷塘里一片欢声笑语,个个汗湿了棉袄,红乎乎的小脸蛋冒热气,不觉得数九天的寒冷。
滑冰也有危险的时候。有一次早饭后,一群小伙伴滑冰,我在一边玩陀螺。大家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咔嚓”一声,起初并没在意,玩着玩着,陀螺转到池塘中心,我又听到一声更大的动静。这时我才觉到了危险。在周围的冰面上,出现了几道白裂纹,我们都吓得惊叫起来。有的孩子吓哭了,还有的要往岸上跑。
那天逢镇上大集,路上的人很多。赶集的大人见了,就在荷塘边上呼喊:不要动,一个一个往岸上走!
这时候,我急中生智说了声“滚”,就躺倒在冰面上。我翻滚着移向岸边,被赶集的人拉上去。几个小伙伴也学着我的样子,一个一个滚向岸边,我们获救了。上岸不一会儿,只听咔嚓一声响,冰面断开了,荷塘中心出来一片青蓝色的水面,岸上的人惊得张大了嘴巴,好在我们脱险了。
冬天,除了滑冰还有很多游戏。男孩子喜欢玩打夹棍和打瓦。
打夹棍有点勇士的架势,先在路上挖一个小沟,找一长一短两根木棍,把短的木棍横在小沟上,用长木棍敲起短的,用力打向前方,看谁的木棍飞出最远。打瓦这个游戏就很绅士,一排排砖头瓦片排好,用手里的砖头击倒瓦片,就像现在的保龄球。
这些游戏的道具,都是男孩子自己找的,就地取材。我们女孩子只看不玩,我们玩跳房子、跳绳和踢毽子。合伙玩的最开心的,就是在月光下的“杨家将”这个节目,大部分是唱歌,罚到谁,谁就唱歌。我们分成两组,一方喊:“杨家将,扛大刀,要拿人,由你挑”,挑到谁谁唱歌。天上挂个大月亮,我们的歌声都把月亮唱得越来越亮,越来越低,低到窗台上,让我们久久不肯回家。
今天,我给孩子讲我小时候冬天的那些趣事,孩子居然羡慕我们那种自然纯真、无忧无虑的童年。
现在,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冬至也给孩子包一顿水饺吃,不是怕冻耳朵,是把传统节气亲手植入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