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涛
1985年9月10日起,教师已走过34年岁月。今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庆祝2018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开展好第34个教师节宣传庆祝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要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广泛生动开展入心见行的尊师活动。
教师节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它代表着职业的荣耀,体现着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重视和关怀。可是,不知从何时起,以教师节为契机的送礼之风刮得无数家长不得安宁,这既有违尊师重教的节日本意,更污染和败坏了本当淳朴真诚的社会风气,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呼唤回归本真的教师节,过一个不再为“礼数”纠结的教师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一直以来,教师在社会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受人尊敬的伟大职业。尊师重教是中国的悠久传统。先秦时期,《吕氏春秋·劝学》里已有“疾学在于尊师”和“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唐代韩愈《师说》中的名句“古之学者必有师”,都阐发了尊师重教对于社会和谐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年来,教师节一脉相承,未曾改变的是设立的宗旨,即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程门立雪、张良拜师的历史典故,至今令人传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也一直传承至今。教师,正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尊师重教,一句简单的话里透着古人的睿智。何为尊师重教,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为教师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二为学生尊重师长,领悟老师传递的人生道理。各司其职,才能让其薪火相传。“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天命,教师应该回归初心与责任,做好“师道”精神的传承与坚守。“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学生也应回归学习的本分,特别是假如能从心底感谢、尊重老师,而不是通过外在活动表达尊师之道,那么,或许任何一段师生情谊,都将成为传颂的佳话。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教育永远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在教师节之际,不妨在每个人的心里种下一粒“尊师重教”的种子,并让“蒙师领吾入学路,吾爱蒙师火样红”的情怀助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