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第01版:

“村美民富”入画来

——汶上县刘楼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见闻

■本报记者 陈建新 谷常浩

本报通讯员 刘慧 高楠

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近日,记者走进汶上县刘楼镇徐牛村,这里处处涌动着和美的生活气息。

近年来,刘楼镇以党建为引领,强班子、壮队伍、强素质、立阵地,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新阵地构建治理新格局

12月1日晚上,梁村村委会“谈话吧”里传出阵阵笑声,明亮的灯光下,村民杨以民和邻居杨尊来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平时白天忙着工作,晚上村干部都下班回家了,我与邻居之间的矛盾就一直没有解决,现在村里开设了夜间‘谈话吧’,通过村干部的协调,常年积压的问题终于给我解决了,这种方式我感觉忒好啦。”杨以民高兴地说。

刘楼镇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一室多用、便捷高效”的原则,融合多种资源,把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整合资金160万元,新建两处党群服务中心,明确“1+7+N”统一标准,对全镇29个村级组织场所进行规范改造提升,统筹推进为民服务站、“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此为契机,在各村党建活动室积极探索开办夜间“谈话吧”,以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方式,搭建起一条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反映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干群连心桥。今年以来,夜间“谈话吧”已举办10期,3件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解决群众困难30余件。

“四雁”行动激活发展新动力

“过去村里垃圾遍地,脏乱不堪,露天厕所,无遮盖、无处理。现在可好了,俺这位新上任的‘80’后党支部书记发动党员群众,把村里所有垃圾都清了,环境越来越好了。”12月3日,小坝口村民贾艳玲颇为感慨。原来,小坝口村支书徐磊今年8月份才上任,上任后积极响应镇里“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号召,创新开展了“群众观摩评比”工作模式,充分营造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氛围。

为激发村级党组织发展活力,刘楼镇以抓实村级班子建设为抓手,吃透各村村情,突出“头雁引领、鸿雁示范、归雁回巢、雏雁培育”,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行动,今年调整撤换村党支部书记8人、公开选任2人、回引优秀人才到村任职2人。各村聚焦发展目标、村容村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重点任务,先后投入280余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5600余人次,动用机械850余辆。投资370万元建设完成农村公路4.34公里,切实优化了乡村环境。

盘活资源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走进侯村,干净的马路,整齐的院落,文化室、广场、健身等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几年前侯村还是全镇的“空壳村”,现如今侯村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高标准新建起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的光伏电站项目,年发电量达5.2万千瓦时,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

刘楼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聚力增强农村“造血”功能,深入推进残破房屋综合整治利用,盘活了村庄闲置土地资源,将村集体与农户利益联结为纽带,围绕土地做好合作文章,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全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2家,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10万元。

记者手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小康,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是关键。汶上县刘楼镇以党建为引领,强班子、壮队伍、强素质、立阵地, 29个村级组织场所得到改造提升 ,村容村貌全面优化,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勾勒出一幅“村美、民富”的幸福图景,托起了群众的小康梦想。

2020-12-18 ——汶上县刘楼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见闻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8180.html 1 “村美民富”入画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