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第02版:

春耕夏耘汗湿土 为得秋收与冬藏

——记市人大代表、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嘉祥园区)建设办公室主任陈莉

■本报记者 郝明雷

本报通讯员 陈德军 楚丽霞 李昱

陈莉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始终没有离开农业农村。自当选市十七届人大代表以来,时刻遵循“以百姓心为心”,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自觉履行代表义务,正确行使代表权利,为农业服务,为农村奉献,为农民代言。

把稳代表履职“方向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首先要找准履职方向,树牢履职意识,具备履职能力。陈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把稳思想之舵,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她积极参与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参加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代表履职培训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准确理解和把握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履行职责的程序和方法,增强代表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履职质量和能力。

当好监督建言“挑山工”

陈莉常说:“人大代表就像挑山工,一边挑着权利,一边挑着义务;一边挑着支持,一边挑着监督。”每次人代会前,陈莉都围绕农业发展及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力求形成有分量、有价值的议案建议。近年来,她提出的《关于加快现代种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涉农项目挂钩的建议》《关于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均被相关部门采纳。会议期间对各项报告认真讨论审议,积极发言,对《济宁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济宁市名木古树保护条例(草案)》等提出意见建议。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对发现的环境卫生等问题短板,实事求是地填写评价表,提出意见建议。在市年度“双评”活动中,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各单位进行评议,精准有效行使权力。

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

陈莉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时刻把群众当做一面镜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政策,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难题,当好党政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千名代表联万家”、驻村联户、民意“5”来听等活动中,陈莉定期到黄垓镇鲁东村、嘉祥街道丽景国际社区走访,通过参与代表公开接待日活动、上门座谈等方式,了解村、社区基本情况,建立驻村联户工作台账,竭力在产业发展、矛盾化解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对村民反映的自来水户户通、气代煤政策落实中的问题及农村定亲彩礼重等陈规陋俗,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甘为乡村振兴“铺路石”

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陈莉坚守在农业农村一线,一干就是27年,她把自己当做一块基石,镶嵌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乡村振兴工作线是近两年嘉祥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陈莉积极发挥协调、督导、调度等作用,严格落实“挂图作战”及“一线工作法”,及时梳理项目存在问题,督促项目顺利推进。围绕嘉祥县大豆种业产业发展,陈莉和县农科园建设办公室全体人员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推进种业向园区集中,科技向种业集聚。园区建设没有资金,陈莉多次建议,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协调相关单位共绘一张蓝图。为建设大豆良种繁育展示基地,陈莉一次次到种业企业倾听意见,调整流转土地,确定展示品种,动员企业入园。为提升种业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主动与科研院所对接,引进技术、人才。经过共同努力,乡村振兴工作线全部项目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连续两年获得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先进奖。截至目前,共整合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国家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等涉农项目7个,整合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全国大豆良种增产增效计划现场观摩与研讨交流会在大豆种业产业园举办,嘉祥县大豆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陈莉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亮闪闪的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作为一名代表,将树牢服务意识,秉持奉献精神,发挥代表作用,助推我市乡村振兴。

2020-12-17 ——记市人大代表、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嘉祥园区)建设办公室主任陈莉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8091.html 1 春耕夏耘汗湿土 为得秋收与冬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