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报上征集关于运河故事的启事,心里便一下子又想起了老家门前雄踞于老运河上的宋家闸。
也许了解我的会问:你的老家在微山湖东岸,而京杭运河是在微山湖中心穿湖而过的,你们那里怎么能会和大运河扯上呢?
说起来我的老家归过峄县、沛县、鱼台、凫山(1953年撤销,县驻地在滕州大坞)、邹县、微山。其地理位置是够复杂的,了解历史知识的都知道今天的微山县,就是为管理大运河,管理微山湖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而专门设置的。
当然,我家门前的运河不是隋炀帝开挖的,也不是如今正作为黄金水道的大运河。当年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虽然也南通杭州,北通北京,但中间是洛阳,那是直接服务于他们皇家的,不走我们济宁。是元定都北京以后把“人”字的中间连接成“运河新渠”而成如今大运河走向的,且不再走鱼台,途徐州。原因就是宋时黄河水患屡侵运淤运,使漕运遭阻而后开挖的。据明《运河志》载:嘉靖44年,朝廷命当时的工部尚书朱衡负责开挖大运河。朱经多次勘探,认定微山湖东岸“坝高土坚”转走鲁桥,经满口、宋闸、夏镇、留城、凡141华里而后台儿庄、南下而成解放初期之走向。因济宁高台儿庄29米,其间仅减水闸就二十多座,而有月河者,仅有八处,其中我们宋家闸是有月河的。当时的宋家闸,足足高出两岸三米多,闸体高一丈九尺八寸,青石扣桪砌就;“金门”宽二丈二尺,闸背宽二丈八尺,闸北二百步处便是中规中矩的月河;月河圈里设闸官所,仅闸夫,溜夫就过百人。到我记事时,月河亦是梯陡竖崖,只有大人们敢在里边畅游,我们小孩子是从不敢去中流击水的。闸背上,月河圈里处处是生意,处处是“玩意”,说书的,唱拉魂腔的,京广杂货,毛竹,杉蒿,钱庄·粮行,以至今日宋家闸东边的村子,还叫“小集”这就足见当时宋家闸已经成了“大市口”。
而要了解为什么叫《宋家闸》?只要了解山东“鹅庄”老宋家繁衍的历史就知道,甭管是“苍山宋”、“烟台宋”、“郑州宋”,只要说我去了“咱们老庄”,那就是指我们宋家闸。当然这就要从我们老宋家的当年移民,及元大运河的开挖,宋家闸的建设说起。
识文断字的二大爷是亲手续下当代《宋氏家谱》的,据《家谱》记载:六百年前,老宋家手执“调令”,从山西大槐树老鸹窝下走来。兄弟三人顺河而下,来到山东地面,船至宋家闸(当时当地有三个土堆),便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那时因黄河泛滥,加上燕王征北杀得当时的微山湖畔赤地千里。一色的黑泥沃土、荒草萋萋、人迹罕至。
哪里黄土不养人?祖辈耕读的老先人,首先相中了这里的沃野千亩;只要有力气,人就饿不着!老弟兄三个,正好三个土垃堆,待至到了开挖老运河的时节,已人丁兴旺、“兵强马壮”。我的老先人知道:开挖大运河于国于民都是绝盛举。老族长振臂一呼,老宋家举全族之力,不到半年即大功告成。落成之日,修闸官当即命名此闸为“宋家闸”,族长宋孝先当即命为守闸官。不过老族长当时就立下规矩:不能以功自居,要凭本事吃饭,不得沾别人便宜!
当然,后来二大爷是加了小注的!那就是不沾别人便宜,但也绝不会受别人的气!
也许,正因了这老宋家祖祖辈辈的家训,猎猎六百年,开枝散叶,如今遍及微山、滕州、枣庄、临沂、 烟台、郑州,已达百万的族人都沿袭了这一祖训,要不怎能在小日本作恶的年代一个个挺身而出,成为抗日英雄!
提到抗日我就不能不再一次提到罗锅三爷爷。其实,听大脚二奶奶说三爷爷在没有成为抗日英雄之前,三爷爷亦是高高挑挑的小伙。是他赤手空拳砸死九个小鬼子的时候从一丈多高的闸背上栽下来“成就”了他的“罗锅儿”的。
据大脚二奶奶说 :那是一个稍有雾气的春日清晨,九个小鬼子从常家口据点开着洋滑子一路“嘟嘟”着逆流而上,撒着野欢如入无人之境,直等到了宋家闸跟前才稍微减速。按说,平时小鬼子可都是那样开着走的,孰料,那天洋馿子刚进闸口就“呲”一声熄了火……(后来才知道那原是三爷爷早就做下的手脚)
接着沙石、砖头就飞蝗般从天上砸下来,转眼,小鬼子都被砸懵了,一个个抱住头,不知往哪拱。这事要摊着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会一鼓作气立马拿下,可作为当时年仅十二岁主将的三爷爷带的“队伍”,哪经过这样的阵势?看着平时作恶多端的小鬼子一个个撅着屁股,拱着头的狼狈相,年龄最小的二楞子竟“哧”一声笑了。这一笑不大要紧,立马就露了馅,一个猪头小鬼子转眼翻身摸到了船舱里的机关枪……
不要说, 只要这机枪一响,战局就会立马另写。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嗖”一声,三爷爷从一丈多高的闸背上飞身而下,直直的扑向摸机枪的小鬼子。
正是小鬼子搂响第一响的同时,三爷爷一头不偏不斜的栽在小鬼子的脖颈上,生生就把小鬼子砸死了!而且也就因了小鬼子抠动的这一声枪响,引来了在附近路过的运河支队,九个小鬼子“一个也不能少”地全部见了阎王,而我高高挑挑的三爷爷,从此也就成了“三罗锅子”。而大运河上宋家闸也就成了日本小鬼子解不开的害怕心结。
以至,我的《门前起落运河帆》一经发表,远在日本留学的我的学生就被“小小日本鬼子"找上门来:您可认识《门前起落运河帆》的作者?我的学生回答认识后,小鬼子便拐弯磨角地比划了好一阵,弄得我的学生摸不着头脑,直到说出他的老先人就是葬身在我三爷爷手里,我的学生才弄明白:原来,那“小小鬼子"是想寻找老日本鬼子被砸成肉泥的尸体!
也许,有人会问:
假如“小小日本鬼子"真的来寻找老鬼子的尸体,宋家闸的老百姓会能怎样?
当然是依规接待!不过有一点必须让“小小鬼子”们明白:
能在辽阔的土地上逢山开道、遇河掘通千里大运河的民族如今已再不是一个积弱积贫、任人宰割的民族;而是成了一个矗立东方,勇于担当、能够担当的东方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