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8日
首页
第05版:

济宁经开区四个着力扫黑除恶

■本报通讯员 许振峰 尹丽娜

自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济宁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精神,多次组织召开扫黑除恶动员会议,四个着力快速营造声势、震慑犯罪。

着力在“严打”上下功夫

自扫黑除恶工作开始以来,济宁经开区突出打击重点,把中央明确的10项打击重点中的前5项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深挖彻查涉黑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和“保护伞”,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采取上提一级、异地办理等措施,排除干扰,精准打击、定向清除。要依托大情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各类案件的排查梳理、串并分析,不断提高深度打击能力和水平。对把持基层政权,干扰基层组织工作,特别是利用靠近城镇、园区等条件,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黑恶势力犯罪,依法侦办。

着力在“打伞”上求突破

“保护伞”是黑恶势力的依仗。济宁经开区把深挖彻查“关系网”、“保护伞”作为衡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准,推动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同部署、同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两个一律”: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一律深挖其背后腐败问题;对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敢于刀刃向内,对党政机关内部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保护伞”的,无论涉及到谁、职务多高,深挖彻查、严肃处理。济宁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案一档、一案一跟进,全面筛查近年来已结和未结的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实行了“一案三查”,延伸审查链条,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线索同步反馈纪工委、监察局,逐一筛查违法违纪线索,彻查“保护伞”,截至目前,经开区通过梳理黑恶霸痞案件,分析、研究,挖掘党员干部“保护伞”1个,区纪工委已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立案查处。

着力在“依法”上把好关

经开区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强化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健全完善办案会商、分类指导机制,努力把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针对黑恶势力犯罪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坚决杜绝斗争运动化等错误做法。坚持把加强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核查工作,作为依法严惩黑恶势力、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基础,全面摸排,重点筛查,查访与举报相结合,周密细致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四个一批、一个全面”部署要求,落实主体责任,结合“两重”领域扫黑除恶雷霆行动对所辖区域、行业、领域的涉黑涉恶情况开展大摸排、大起底,实行政法干警包保走访重点工程、重点投资项目,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通过排查和人力情报手段,全区共受理线索18条,均按程序进行办理中。截至目前,通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今年上半年经开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着力在“源头”上做文章

扫黑除恶能不能见成效,“源头”打击力度够不够是关键。济宁经开区坚持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加强对黑恶势力易发多发地带排查整治,深入研究、督促堵塞案件暴露出来的管理漏洞,严格落实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责任,最大限度挤压涉黑涉恶犯罪组织滋生空间。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与加强普法教育、移风易俗相结合,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着眼于村“两委”换届,区党工委组织部、纪工委、监察局、政法办、公安分局和群众来访服务中心抽调人员成立换届工作专班,对村“两委”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严防黑恶势力向基层组织渗透。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组织振兴,夯实村级党组织建设,实现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争取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

今后,济宁经开区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以打击农村地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为主要战役,有效遏制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及时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提高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2018-08-28 1 1 日报 content_578980.html 1 济宁经开区四个着力扫黑除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