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修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生动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8月27日,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曲艺家协会、省文明办、济宁市委、市政府承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协办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济宁专场在声远舞台举行。参加演出的曲艺工作者创作排演了一批优秀曲艺作品,与现场观众一起分享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演出过程中,曲艺联唱《时代精神民族魂》勾勒了以高凤林、宁允展、毛腊生、戎鹏强、姜妍、薛莹等为代表的敬业奉献模范,长期扎根一线、刻苦攻关、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数来宝《贴心人》展现了孝老爱亲模范周长芝,用大爱温暖孤困老人的美德善行;故事《一次心灵的对话》讲述了见义勇为模范杨科璋,勇救被困群众,用血肉之躯给孩子充当“救生垫”,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彰显了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故事《大孝唯忠》,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敬业奉献模范黄旭华为祖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年,奉献毕生精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一个个精彩的曲艺作品直击人心、浸润心田,在为现场观众带去美妙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在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呈现道德模范的丰富内涵、多彩人生和精神气度。
短短的两个小时演出,现场观众不断被这些温暖人心、激发共鸣的模范事迹所感动,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回荡。“整场巡演将曲艺联唱、数来宝、长子鼓书、山东琴书、相声、二人转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与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有机融合起来,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他们的善行义举,让我备受感动和鼓舞。”一位在场观看演出的市民感慨地说。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线,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引导人们以更高的道德标准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家庭、对待自己,谱写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目前,我市已经有22人获评省级道德模范,31人获评省级道德模范提名奖,185人获评全市道德模范,217人获评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4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80人入选山东好人榜,700人入选济宁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