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陈赟
“自从王老弟来了我们村,村里变化可大了。”面对一年来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汶上县苑庄镇界牌村党支部书记赵思杰喜笑颜开。
赵书记口中的“王老弟”就是汶上县工商局驻苑庄镇界牌村第一书记王申华。自从2017年4月10日来到界牌村,王申华就把自己当作了村里的一员,真心实意地站在全村角度看问题、想办法、找路子,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从最初“王书记”到“王老弟、王大哥”,这一称呼的改变似乎就印证着村民对王申华一年来驻村扶贫工作的最高认可。
修大院 凝聚村委集体
来到界牌村的第一印象,就是破烂的村委大院。20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告诉王申华,工作环境对于一个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看到这一现状后,王申华决定驻村第一件事就是修缮村委大院,首先把村“两委”班子凝聚起来。决定了就立即行动,通过向县工商局党组汇报争取协调,最终帮助村委争取专项资金2万余元,为村委大院铺上了平整的水泥地面,随后又花费1.5万元粉刷办公室墙壁、新装电子屏、购置办公桌椅,完善了办公条件。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村委大院焕然一新,村“两委”也都感受到了王申华工作的热情和热心,表示积极支持王书记的工作,共同带领全村百姓致富奔小康。
安路灯 照亮百姓心房
在修缮村委大院的同时,王申华利用各种空余时间,开展了入户走访调研。他挨家挨户走访了全村的40名党员和32户低保户,11户精准扶贫户和部分村里威望比较高的村民,得到最多的反映就是晚上出门太黑了,希望能安上路灯。通过与村“两委”商议后,决定先在村主街道安装路灯 29 盏。
路灯亮起来的时候,正值炎炎夏日,晚上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在门口和路边互话家常,说一说今天你家吃了啥,我家有什么高兴事儿。时间久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也更加亲密了。
“咱们要是统一服装一起跳起来那才叫美呢。”“是啊,再每人一个腰鼓,边敲边跳。”“她们跳舞,我们下棋,最好啊再有几张棋牌桌,哈哈。”一天晚上,在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和乘凉的村民们如是说,路边正在值班巡夜的王申华默默地将这段话记在了心里。第二天,王申华就回到县工商局,向党组汇报了工作动态和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想法,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圣渠十分赞同,亲自出面与文化部门沟通协调。一个月后,夜幕降临,音乐响起,一群统一着装的大妈们也高兴地敲着腰鼓跳了起来,旁边几张棋牌桌摆了出来,几位老人正在对弈,旁边不时有人点头称赞。
搞建设 排解村民烦忧
到村里半年了,王申华发现村里很多路段没有排水沟,现有的排水沟也堵塞严重,根本没法起作用了,虽然村里修了水泥路,可是雨天村民还是没法出门。王申华带领村民新建、修缮了2条排水沟,再下大雨,不用担心路上全是水了。
村北边的省道终于要拓宽重修了,按理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应该高兴,可是村委干部们可愁坏了,因为路边的树都是村民们几年前种下的,眼看过两年就可以卖钱了,现在却要提早砍掉,谁会愿意。王申华主动请缨,挨家挨户说服群众要服从大局,又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了清理工作,确保了省道工程如期开工。
相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了改厕工程上。很多村民不理解,为什么祖祖辈辈用了那么多年的厕所说不能用就不能用了。王申华运用多种思路,从环保、卫生、健康等不同角度向大家传播改厕的意义,深入浅出地为他们讲解,最终全村顺利完成了改厕任务。
谋发展 建设富饶美丽乡村
从进村第一天,王申华就在琢磨到底有什么方式可以让村民致富,一年来,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外出学习、考察和招商引资。通过不断沟通,现有1家企业已达成投资意向,预计投资1000万元。
招商引资的同时,充分利用村级现有条件,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养殖承包、房屋租赁、土地流转和河滩承包等措施,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
现代农村,已经开展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王申华积极协调,邀请了济宁艺术剧团到村里为百姓送上文化惠民慰问演出,著名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世福等知名演员相继登台表演,一展才艺,优美的唱腔、完美的表演赢得了村民阵阵掌声和欢呼声。